回顾2014
围绕中心 认真履行人大职责
2014年是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突出“三大主体”工作,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2014年,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郑州市人大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督促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地方立法 不抵触 可操作 有特色
不断提高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水平。2014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科学编制了五年立法规划。成立了新一届的法律咨询委员会,将法律咨询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扩展到38人。开展法规表决前评估,在制定《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修订《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过程中,对法规草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关配套措施能否及时到位等问题进行表决前评估。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年共收到市政府报备的政府规章4件、规范性文件93件,重点对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规范环境卫生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工作监督 凸显制度的力量
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2014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也有新成绩、新亮点:创新了专题询问的方式,对专题询问实行电台、电视台、网络“三网”同步直播,先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扶贫开发、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增加追问和补充询问程序,增强人大监督的公开性和实效性。
同时,开展上下级人大联动监督,听取和审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报告前,市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别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和执法检查,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反馈问题、提出建议,形成上下级人大监督合力,提升监督实效。
执法检查 彰显法律刚性本色 督促依法治市,加强执法检查。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展工作监督和执法检查并重,对市政府实施食品安全法、旅游法和社会急救医疗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政府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审判专项工作报告,要求全面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快深化审判制度和审判方式改革,积极破解刑事审判工作难题;加大新形势下刑事审判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反贪污贿赂专项工作报告,要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反贪污贿赂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反贪污贿赂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律师会见等制度;强化对贪污贿赂犯罪审判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春华秋实又一年,务实开拓谱新篇。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市人大常委会硕果累累地走过了2014年。 回顾2014,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4件,完成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做出决议、决定4件,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34项,开展3次专题询问,对5件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依法任免我市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55人(次)…… 一组组数字后面,是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牢记人民重托,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把人民的需要当作第一考虑,把人民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依法履职,扎实工作的真实写照。
议案建议 见证人大工作历程 人大代表为人民,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是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之一。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和交办网络平台,实现代表通过网络提出议案建议,人大通过网络向承办部门交办议案建议,确保第一时间分类整理和交付办理。
坚持重点建议督办制度,对涉及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城乡义务教育等20件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市政府承担的19件重点建议实现办结率和满意率两个100%目标。
创新议案建议办理监督工作,首次半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情况汇报,对市政府及其多个职能部门进行专题询问,促进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落实。
代表工作 让人大制度落地生根
闭会期间,人大代表也在时刻为民“代言”。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围绕畅通郑州重点工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大气污染防治、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等议题,组织近千人次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开展95次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立法论证活动。坚持“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先后举行9次接待活动,接待60余名人大代表,对代表提出的“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管理”等20件建议进行现场督办。邀请72名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有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