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4年的一系列中国经济刻度昨日面世,郑州市也展开“成绩单”,多项“郑增长”跑赢“国增长”。
昨日上午,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南人民会堂开幕。在大会上,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马懿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还书面听取了《郑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郑州市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郑州市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800亿元,增长9.3%。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次持续前移。
数据1 GDP增长9.3%
创新世纪以来最低增速
记者从郑州市统计局了解到,郑州市GDP增幅为9.3%,自2000年以来,首次回落到两位数以内。不过,郑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次持续前移。
郑州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黄飞表示,2014年的郑州经济数据早于其他城市,前移的判断是基于前11个月的经济指标。
记者查询了解到,从2006年郑州GDP突破2000亿开始,每两年上一个千亿台阶。而2013年,仅用一年就由5000亿俱乐部跃升到6000亿俱乐部。2014年,郑州市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800亿元,7000亿的台阶留给了2015年来迈。
报告显示,2015年GDP预计7500亿元,增幅小幅下降,定在9%。
数据2 CPI为2%
创五年来新低
数据3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8%、11.4%
跑赢了全国却没有跑赢曾经的自己
“钱包”传来喜讯,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9.8%、11.4%,跑赢全国的9.0%、11.2%。
不过,纵向对比来看,相比于往年,郑州城镇、农村居民增长速度却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
[专家解读]战略产业占比首次超过高耗能产业
“增长的速度放缓了,但是增长的‘池子’里最有潜力的优秀基因多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分析说。
报告显示,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完成2160亿元,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7%;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比重提高到46.5%,首次超过六大高耗能产业。
产业集聚区对工业增长、投资拉动、就业创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8%、60%和5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市民能不能有钱任性,一要看物价,二要看钱包。昨日数据显示,郑州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全国持平,都是2%,而这一物价上涨指标也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新低。
“今年,CPI可能会微幅攀升。”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表示,2015年信贷利率、税收等诸多新政策有望出台,刺激CPI。事实上,政府工作报告将2015年的CPI预测为3%。
钱都花哪儿了?71.7%用于民生
1.建设:
去年港区建设增幅64.4%,领跑小伙伴
2014年郑州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338761万元,增长15.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9423735万元,全年实际支出9186100万元,增长12.6%。
钱要花在刀刃上,航空港这一经济核心增长极在四个城市新区中表现最亮眼,挣钱增速最快,花钱增速也最快,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增长40.4%,支出增长64.4%,均居首位。
2.民生:
上学、看病、社保上花钱最多
直接花在市民身上的钱有多少?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1.7%。记者从财政局了解到,这一比例与往年基本持平,民生支出得到保证。
昨日的“财报”细致到了大项目中的类别支出。最大的一项类别支出来自拨付土地出让资金,共计241亿元,落实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合村并城的土地收益返还政策,保护改造提升中心城区。以增长速度来看,医疗、教育、社保和就业增幅分别为20.7%、16.1%、15.6%,跑得最快。
“财报”显示,今年,新增财力将向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治理等民生事项倾斜。
3.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4.6%
会风改善多少,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了量化指标。报告显示,2014年,市本级和县(市)区2554家预算单位全部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公务刷卡消费金额比上年增长56.3%。全市会议费同比下降57.5%,“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