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民侨外工作新局面

2005/12/21
 

    近几年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常委会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民侨外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一)以依法治市为目标,加强我市民族、旅游等方面的法制建设
    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市民族和旅游工作的开展,结合我市实际,向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呈报了立法和修改计划。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积极参与了《郑州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和《郑州市旅游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调研、初审和修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一是督促市政府将法规草案和法规修订案草案如期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二是组织开展调研论证工作,使法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组织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专业组代表对法规草案和法规修订案草案进行座谈,并提出初审意见供常委会会议参考。两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将为我市民族、旅游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二)以强化监督为重点,促进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近几年来,积极探索开展监督的方法和形式,切实做好对市政府民侨外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对政府民侨外部门的工作实施监督。一是认真开展执法检查,提请常委会及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旅游法律法规情况的汇报;二是注重工作监督。针对市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加大工作监督力度。先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及主任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宗教工作、旅游工作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情况的汇报,为促进我市宗教和旅游工作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加强外事和侨、台工作,努力为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执法检查为切入点,推动我市的外事和侨、台工作。一是做好友好城市的缔结工作。依据《郑州市缔结友好城市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市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缔结的国外友好城市8个,国内友好城市14个。通过与国内外缔结友好城市,扩大了我市在国际国内的影响,促进了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是做好对侨、对台工作。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为契机,积极维护侨、台合法利益,搞好为侨、台服务,努力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市政府在归侨、侨眷集中的地方,积极推广社区为侨服务的经验;出台了《郑州市困难归侨生活补助金管理发放办法》,对月平均收入在城镇居民生活保障线3倍以下的市属归侨及其配偶,按城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倍补足,受到全市广大归侨侨眷的热烈欢迎。2004年,我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完成和在建项目共利用台资35.2亿元,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以执政为民为宗旨,认真督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确保代表建议落到实处
    一是注重加强对议案的审议工作。针对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交办的“关于建立清真牛羊禽定点屠宰厂,让我市穆斯林群众吃上放心肉”的第36、68号代表议案,通过听汇报、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做好议案的审议工作,并提出审议意见,为常委会会议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参考材料,也为《郑州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二是注重做好议案、建议的督办工作。我委根据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规定,加强对市政府承办部门的督促检查。对办理好的部门提出表扬,对答复代表不满意的议案、建议承办部门,进行现场督查,强调办理好代表议案、建议的重要性,并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注重实效,重新办理,提高代表满意率。通过督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加强了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增强了承办单位对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办理质量的提高。
    (五)以求真务实为前提,注重调查研究,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好民侨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多年来,我委注意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在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上下功夫。在调研的选题上,一是重视对列入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审议的议题进行调研;二是对全市民侨外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在调研的方法上,我们在注重市内调研的同时,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相关课题调研。实践证明,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不断掌握新形势下人大民侨外工作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找到新办法,增强新才干,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开展。
    (六)以提高素质为基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适应形势和工作的需要
    搞好自身建设是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主任会议的要求,自觉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订阅了《中国民族》、《宗教工作通讯》、《人大侨委通讯》、《中国旅游报》等杂志报刊,收集整理业务书籍资料,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及时掌握民侨外工作的新动向。二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委员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总结部署会制度,及时传达市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的决议、决定和有关指示精神。每项工作开展前,坚持集体研究,群策群力,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使个人工作能力普遍得到增强。
    二、几点启示和体会
    (一)做好人大民侨外工作,必须充分认清人大民侨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使命感
    民侨外工作涉及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若不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不依法加强各方面建设,就有可能影响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我市是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城市,有少数民族12.9万人,其中回民11.7万,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0.7%,信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群众30.75万人。有的单位和部门对民族宗教工作不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处理不好,就可能小事引发大事,这就要求人大民侨外工作,要以立法和监督为主要内容,为社会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推进我市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和旅游方面的民主法制建设,自觉增强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做好人大民侨外工作,必须注重研究人大民侨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民侨外工作是常委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有着区别于其它工作的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归属侨眷和侨胞、台胞均是特殊群体,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较强;二是涉及面广,如台胞投资保护问题涉及台办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而执法主体部门在具体执法职能上相对较弱;三是民侨外工作线长、面宽、人少,县(市)区人大民侨外工作一般与教科文卫工作合署,没有专门机构,工作难度较大。适应这些特点,工作上就要增强法律意识,把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上来,在立法、执法、普法上做文章。要增强大局意识,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维护好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三)做好人大民侨外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下人大民侨外工作的要求,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民侨外工委是国家地方权力机关的工作机构,工作对象是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侨台胞等特殊群体,这就要求从事人大民侨外工作的同志既要懂政治、精法律,又要懂业务、善协调,既要是机关工作的多面手,又是处理棘手问题的好参谋,这是保证人大民侨外工作有效推进的前提。随着形势的发展,人大民侨外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新方法,这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其它工作委员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全市人大工作研讨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加强交流,认真贯彻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为开创新形势下人大民侨外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作者: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工委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