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理念 新期待

2006/4/5
 

    2006年的嘹亮钟声响起,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五”,迎来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第一缕灿烂阳光。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和全市人民表达衷心的祝福。
    “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面临纷繁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求实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一个快速发展,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刚刚过去的2005年,神州大地捷报频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勾画了“十一五”的宏伟蓝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主法治领域,盛事喜事连连。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中共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首次立法听证会;地方人大工作开拓创新生机勃勃……。这一切成就都表明:高举邓小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就能不断地把民主法制和人大工作推向前进。
    回首2005年,我们骄傲自豪;展望2006年,我们意气风发。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的壮丽画卷将由此铺展,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将由此开启,民主法制和人大工作将由此深化。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将在这一年开始破题,一些发展瓶颈和体制障碍将在这一年有新突破,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将在这一年逐步启动,一些历史性任务将在这一年深入推进。这将是一个深化改革之年、科学发展之年、促进和谐之年,也将是一个希望之年、奋斗之年、前进之年,是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的开局之年。
    2006年是郑州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走在中部地区的前列。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郑州是河南的省会。中原崛起看郑州,郑州任重而道远。郑州必须在新的起点上有更快、更协调、更健康的发展。
    做好郑州“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紧密联系郑州实际,准确认识郑州的发展环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勇于创新。人大工作存在广大的创新与改革空间:立法工作中,仍然存在部门利益法律化、立法过程部门化的现象;监督工作中,仍然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检查、轻整改的情况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来解决。人大工作不能墨守陈规,人大工作不能碌碌无为,人大工作必须开拓进取,人大工作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历史召唤我们,时代激励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郑州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谱写郑州建设发展的新篇章,谱写郑州人大工作的新篇章。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作者:岩石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