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是近年来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强化人大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2004年10月,金水区12个街道办事处都设立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工作机构,在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填补了基层人大工作的空白,延伸了人大触角,密切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当前做好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一、抓好三项建设,为街道人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抓队伍,加强组织建设。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建设,所有街道人大工委都任命了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配备了专(兼)职委员,设置了街道人大办公室,统一制作金水区人大常委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牌子,刻发了公章,将一批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充实到了街道人大干部队伍中来,为人大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抓规范,加强制度建设。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法律规定,制定了《金水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了街道人大工委的主要职责及工作要求。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街道人大工委结合工作实际,又制定了《人大街道工委职责》、《人大街道工委办公室职责》、《人大街道工委会议制度》、《人大街道工委成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学习制度》、《代表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街道工委主任接待代表来访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建立了五簿一表即:工委会会议记录簿、代表活动记录簿、代表建议和意见登记簿、代表为选民办实事办好事记录簿、群众来信来访登记簿和代表基本情况一览表,确保了街道人大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 抓指导,加强业务建设。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街道人大工作纳入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年初印发年度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意见,对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活动、调查、视察、评议和执法检查等进行指导。区人大常委会还坚持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制度,专题研究各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坚持邀请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为他们做好工作创造条件。 二、构筑三个平台,增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力 构筑服务平台,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环境。做好“四个到位”,一是工作计划到位,体现“早”、“细”、“活”。“早”就是早计划、早安排,保证人大代表早知道、早准备。“细”就是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具体安排,便于操作实行。“活”就是根据形势和任务,针对全区和街道工作重点适时调整活动安排。二是指导帮助到位。代表在履行职务中遇到困难,街道人大工委要及时出面帮助代表解决。三是跟踪服务到位。对人大代表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提出的议案、意见和建议,要坚持跟踪服务,及时反馈,抓好落实。四是后勤保障到位。要求每年的街道预算必须保证人大活动经费开支,为人大代表履行职务、开展活动解除后顾之忧。 构筑代表活动平台,提升代表履行职务效果。一是抓好代表学习,不断提高代表履行职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引导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规范代表行为。开展“代表接见选民日”、“代表进社区、代表五个一活动,帮助代表广泛接触群众,聆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同时,通过召开选民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活动,进一步畅通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为代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构筑代表激励平台,激发代表履行职务热情。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人大代表工作档案,详细记录代表履行职责情况,并设立代表履职公示栏,组织代表进行述职评议,开展评比交流等,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基层人大工作焕发蓬勃生机。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切实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职能 (一)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监督的关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街道人大工委做好监督工作的必要前提。要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格局,自觉地把街道人大工委的各项工作置于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之下,把监督工作作为保障街道党工委重大决策顺利贯彻实施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的职能作用。 (二)处理好支持与监督的关系,始终端正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街道人大工委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还要与被监督方多联系、多沟通,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推进,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共同为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处理好形式与效果的关系,防止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人大的监督工作属于法律行为,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很高,因此街道人大工委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必须注重监督的形式,讲究监督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