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工作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联系上下左右和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展示一个地方和单位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之间交流的日渐活跃,前来郑州访问和考察交流的外地同志逐年增多,接待任务日趋繁重。在新的形势下,接待工作已不单纯是事务性的迎来送往,而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工作。接待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乃至郑州的整体形象。 一、更新观念,创新接待工作理念 为了充分展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宣传郑州,宣传人大工作,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办公厅设立了接待处。两年来,我们坚持“优质、规范、文明、高效”的原则,突出接待是环境、是形象、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创新接待工作,扎实肯干,勤奋努力,用心血和汗水赢得了各地来宾与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2005年,接待任务首次突破了1万人;2006年以来,接待任务更加繁重,仅4月份就接待来宾72批1204人。为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接待任务,我们发挥接待工作优势,大力宣传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热情介绍我市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8月份,我们专门印制了《郑州简介》,在介绍郑州市基本概况和风景名胜的同时,重点介绍了郑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新形势人大工作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便于来宾立体、全面、充分的认识郑州,使接待工作成为创城市品牌,塑城市形象,展示郑州人大工作的良好平台。 二、健全制度,提高接待工作水平 接待工作无小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服务程序是做好接待工作的保障。2005年,常委会办公厅制定了《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接待服务规程》,规范了接待范围、接待标准、接待程序、接待职责、接待经费、接待纪律。我们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四化要求,即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专业化,要求接待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学习好、把握好、运用好、遵循好接待服务规程,以规程为接待工作依据,严格按照规程规范接待工作。每一起接待任务,都明确责任分工,量化到人。在接待时,本着让来宾在较短时间内,充分了解郑州改革开放成果和经济建设亮点的原则,按照来宾的活动目的与日程,照顾来宾生活习惯和饮食特点,最大限度满足来宾的需求。从受理客情到制定方案,再到宴请和参观考察;从迎接到送行,再到食、住、行等各方面,实行接待工作“一条龙”服务。接待上级领导前来我市视察和检查指导工作时,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细致地做好接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加强与市接待办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接待方案,提前做好视察路线的踩点,确保工作衔接有序,顺利进行。 三、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化服务 笑脸迎送,热情接待是接待工作的基本要求。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多次还是首来郑的宾客,我们都以强烈的责任感,通过热情、优质、得体、安全的接待,使客人宾至如归,乐而忘返,使各级领导、各位来宾的郑州之行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一是提前介入安排。收到接待传真后,我们及时与来宾沟通、衔接,充分掌握来宾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来宾的往返时间、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细致周到。重要的接待任务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贵宾欢迎牌、席位签等,根据天气情况,在接待车上为来宾备好雨具、饮用水等生活用品。三是热情服务。在文明接待、礼貌待客的同时,注意把握尺度,既要热情周到又充分尊重来宾的意愿。四是安全精细化。树立安全接待最重要的理念,切实保障来宾在郑活动的安全。五是严格保密纪律。重要领导来郑活动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不该知道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节外生枝,一切按规定办事。总之,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架起沟通联系的桥梁,达到进一步增进友谊,相互促进,加强联络感情的目的。 四、提高素质,加强接待人员自身建设 常委会郝建生主任十分重视接待工作,要求接待工作要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注重接待礼仪,使之成为展示人大工作、塑造郑州形象的良好平台。为此,我们将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做好接待工作。一是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经济、法律、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学习人大业务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接待理论、礼仪知识、郑州市情、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主要景点介绍(少林景区、黄河景区、黄帝故里景区、郑东新区)等专题学习,要求每一个接待人员既是合格的接待员,又是合格的导游员、宣传员、服务员。三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互助、服务宾客的良好精神风尚。进一步借鉴学习外地人大的先进经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接待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完善,使接待工作这个窗口越来越靓丽,桥梁纽带作用越来越突出,使之和郑州人大工作一样,“映日荷花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