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郝建生主任、白红战书记的带领下,到巩义市竹林镇学习参观“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李保山、党组成员魏深义、赵英、柴清玉参加学习参观活动。
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首先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竹林镇党委书记赵明恩作的竹林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事迹介绍。
赵明恩为大家讲述了他和全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干事创业,把竹林镇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村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河南省百强镇的艰辛历程。竹林镇是由一个山区小村庄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竹林村种地靠天收、吃水贵如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端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村党支部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及时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经济,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支撑,从最初的开采矿产,到此后的发展化工、电子产业,到现在的河南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和发展,竹林镇已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推动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06年竹林镇人均收入6200元,综合经济实力在河南省百强镇评比中名列前茅。
谈到竹林镇二十多年来建设发展的经验,赵明恩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用“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勇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十八字”精神教育人,用“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的“三评”活动规范人,用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的“十好”来鼓舞人,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正是由于竹林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团结干事的好风气,党员和群众一条心,共同致力于竹林镇的建设。他深有体会地说,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想带领一方百姓致富,就要有一个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如何为百姓办事,让老百姓满意。赵明恩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党员干部应当树立和坚持“心系群众、为民办事”良好作风的重要性。
竹林镇“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精神深深鼓舞了大家。白红战指出,从竹林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竹林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竹林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中可以体会到竹林的发展得益于有好的带头人、好的基层党组织、好的发展思路和坚持执政为民。竹林的发展有五个特点:一是艰苦创业,解放思想,确立好的发展思路;二是真抓实干,打造了“十八字”精神;三是坚持为民办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四是坚持科学发展;五是塑造“五个人”的精神,坚持提高整体素质。
白红战最后强调,这次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到竹林学习参观将对机关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起到示范教育作用。希望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通过这次学习参观,牢固树立“团结、务实、为民”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常委会更好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服好务。要认真深入地学习,搞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的总结,为进入第二阶段打好基础,把常委会机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扎扎实实搞好。
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还参观了竹林镇南山绿化区、中心幼儿园、竹林村居民社区等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