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进行“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在机关党委的组织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了井冈山。
巍巍井冈山,纵横五百里,山青水秀,风光旖丽,更重要的,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之根的圣地。因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朱德同志称她为“天下第一山”。
我们先乘坐火车到达吉安,然后乘坐大巴车,沿着刚通车不久的高速公路来到了井冈山。遥想当年,这里山高谷深,交通闭塞,敌人力量相对薄弱,才被选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一代英杰,不论从哪个方向走上井冈山,都是翻山越岭,道路崎岖,披荆斩棘,还要打退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开辟了井冈山之路,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之路。
井冈山,屹立于罗霄山脉中段。进得山来,千峰万壑,壁立千仞,林木繁茂,碧水潺潺,峡谷雄险,云卷云舒,放眼而去,到处是一派旖旎峥嵘,蓬勃生机的景象。我不由得记起小时候读过的“朱德的扁担”的课文,忆起大人们讲的“朱毛会师”的故事,想起哥哥参军探家唱的“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的歌曲。那时候,我向往井冈山,却不知道井冈山在哪里,更不理解井冈山的涵意。
我们首先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山陵园。陵园位于茨坪北山,那里长眠着众多烈士们的忠魂,是井冈山历史和井冈山精神的缩影。同志们簇拥着花圈,沿着一级级石阶,来到庄严的纪念堂瞻仰大厅。大厅正面的白玉墙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镏金大字。我们敬献了花圈,向革命先辈遗像三鞠躬,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顽强不屈,不怕流血牺牲,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
纪念堂后面的山顶,青松茂竹掩映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先辈们的雕像,高耸的纪念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雄伟壮观。解说员深情地介绍说,井冈山的泥土是红色,里面浸透了烈士们的鲜血,4万多名将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为人民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三十一团红军班长马奕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抢口;二十八团三营营长肖劲在战斗中腹部中弹肠子流出,把肠子塞进腹内继续冲锋;茅坪乡工农兵政府秘书谢甲开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被敌人穷凶极恶地开膛破肚,扔入河中;朱德同志的妻子伍若兰被俘后威武不屈,拒绝投降,被敌人斩首挂在城门示众……4万多名牺牲的烈士,3万多人没有留下姓名……我的心震颤了,我的血沸腾了,我感受到了责任,使命!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的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我以前不知背诵过多少次,而这一次,登上井冈之颠,佇立在黄洋界哨口,身临其境,看着那青翠的山,望着那翻飞的云,抚摸那破旧的炮,才真正地读出味道,品出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真情实感。
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部,是茨坪通往宁冈、永新进入井冈山的要道,是当年井冈山红军五大哨口之一。这条山路狭窄陡峭,当时也没有这么茂密的树木,易守难攻。敌人以四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围困万千重”,企图偷袭得手,我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天险奋勇抵抗。山上仅有一门迫击炮、三发炮弹,前两发都因为受潮没有打响,最后一炮“炮声隆”,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逃之夭夭,同志们听了讲解,都深情地在那门立了大功的迫击炮前留影,好似置身于井冈山红军众志成城的前沿阵地,感受着创业的艰难、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思考着群众是真正的钢墙铁壁的真谛,更感叹具有革命浪漫主义,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革命战略家的巍然高大。
井冈山地势险要,可山上“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红军来了,又不能争吃百姓那仅有的一点口粮,吃饭成了大问题。要解决吃粮问题,只有到山下去买。山高路险,敌人围堵,其它运输工具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用布袋背扁担挑。当年,毛泽东和朱德都和战士们一起下山运粮,有时战士们抢走毛泽东的粮袋要替他,他坚决不肯。战士们看到朱德军长年龄大了,劝他不要再下山挑粮,把他的扁担偷偷藏起来,朱德发现后,又做了一条新扁担,并在上面郑重刻下“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一直坚持和战士们一道去挑粮。
我站在当年红军挑粮的小路口,眼前浮现出毛委员、朱军长和战士们脚穿草鞋,斗志昂扬,翻山越岭的场景。如今,崎岖的挑粮小道已经隐没在浓密的林海中,微风和煦,鸟儿啁啾,丝丝清新荡涤着我的心灵,升华着我的思绪。是啊!红军将士们流血牺牲,我们不应当忘记艰苦奋斗的传统。
茨坪,我和同志们来到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那间黄土屋,屋内陈旧的木桌上摆着一盏油灯。睹物思情,我似乎看到,伟人在微弱的灯光下,为中国革命的命运沉思的身影。这是只有一根灯芯的青油灯,按当时规定,连、营、团部晚上办公时间可用一盏灯点三根灯芯,身为前委书记、红四军党代表的毛委员,当然是可以点三根灯芯的,可在那环境艰苦,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毛泽东带头厉行节约,坚持只点一根灯芯。就是在这微弱灯光下,伴随着漫漫长夜,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光辉著作,提出了“抢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英明论断,回答了一些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不拘泥本本,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创新思维,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是深刻的启迪和指导。
红军造币厂、小井红军医院、五指岭……,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汲取着革命的营养,思考着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思考着在新的前进道路上对井冈精神的传承。
井冈山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是光明胜利之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指向了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天安门,指向了胜利。
井冈山,庄严的山,神圣的山,无愧的“天下第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