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取得了突出成效,共拆除城中村255万平方米,搬迁村民4000余户,涉及居民12万余人,补偿政策公开透明、让利于民,拆迁过程文明和谐、以人为本,拆迁工作维护民利、关注民生。在整个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好评。”这是在2008年1月11日召开的二七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炳林在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对常委会监督和支持城中村改造工作所做的总结。2007年初,二七区紧紧抓住郑州市保护改造中心城区的发展机遇,快速启动了小李庄、佛岗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了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推动改造的顺利进行,二七区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工作要点,实行重点监督。
建议——让政策更民本
城中村改造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工程,涉及到群众居住、就医、上学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尤其是补偿政策和安置过渡政策,更是群众关心的焦点。在拆迁工作启动之初,二七区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召开了辖区人大代表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征求和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围绕城中村改造,代表和群众提出了很多建议,主要集中在拆迁政策要透明、要解决好过渡期群众生活安置问题、要切实保障村民利益等方面。人大常委会及时将这些意见汇总整理,并转交给区政府进行研究办理。
区政府十分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在制定各项拆迁政策时充分反映民意,切实保障拆迁户的利益。首先,实行“三公开、三统一”制度,即:公开拆迁法规政策、公开拆迁补偿标准、公开拆迁完成时间;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增强了拆迁工作的透明度;第二,制定了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确定3层(含3层)以下建筑面积按1:1比例置换,3层以上建筑面积按照4.5:1的标准给予补偿,过渡费按照确定的回迁建筑面积以6元/平方米/月的标准发放,搬迁补助费、在校中小学生交通补助费及由拆迁安置产生固定电话、暖气、有线电视、水表、电表、空调等固定设备的拆装费一并打包,按每户5000元一次性发放,村民的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第三,为防范市场风险,保证村民如期回迁,一方面,要求开发商提前进行安置房建设,明确规定因开发商原因导致群众不能按时回迁,超出过渡时间的,由开发商按月双倍支付过渡费。另一方面,建立资金监管账户,开发商分批将2亿元人民币注入监管帐户,用于村民房屋的拆迁和安置,确保专款专用;开发商以用于开发的国有土地进行抵押贷款金额的50%转入监管帐户,确保村民的拆迁补偿和安置房建设。
以民为本的拆迁政策得到了广大拆迁户的认可和拥护,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拆迁工作进展顺利,60天拆除了小李庄、20天拆除了佛岗村,创造了城中村拆迁的“小李庄速度”和“佛岗速度”。
监督——让拆迁更和谐
城中村拆迁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程序复杂、环节繁多,每个环节都和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确保拆迁工作和谐顺利进行,二七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派出了以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的监督小组,深入拆迁现场,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监督工作组从2007年5月开始,每天不定时的到几个村的拆迁现场,从规划编制、工程招标、房屋丈量、产权确认、协议签定、开发商选择等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调研视察,听取群众意见,督促各个拆迁指挥部做到依法拆迁、有情安置、规范操作,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实现人本拆迁、和谐拆迁。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区政府确立了“和谐拆迁”的方针,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做到“五心”服务,即接待群众咨询要“热心”、调查补偿情况要“细心”、听取群众意见要“耐心”、核实安置补偿标准要“公心”、困难拆迁户安置要“关心”。同时,区政府还采取帮助联系房源、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开通绿色通道等多项措施,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确保拆迁后的村民有房住、有户口入、学生有学上。拆迁工作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和配合,拆迁工作进行的又快又稳,整个拆迁、安置工作都在和谐、平稳的氛围中进行。
视察——让改造更科学
2007年以来,在城中村改造的不同阶段,二七区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组织辖区省、市、区人大代表视察改造工作。代表们深入现场实地查看了拆迁情况和安置房建设进展情况,并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情况的汇报。
通过视察,代表们看到了改造工作取得的突出进展,对政府的工作成绩予以了赞许和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城中村改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拆迁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防止因速度过快造成群众租房难的问题;要确保安置房建设进度,保障回迁居民都能按时住上新房;要关注拆迁群众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创业和就业的优惠条件和优惠政策;要注意拆迁过程中的安全施工等。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及时下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城区拆迁改造群众安置过渡工作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城中村拆迁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安置过渡期间解决好群众工作生活困难的各项措施,严格了拆迁过程的安全程序和安全监督,进一步推进了城中村改造的规范化运作,使整个改造工作更科学、更贴近民生。
二七区人大常委会抓住与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进行监督,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监督工作,使城中村改造这项利国惠民的双赢工程更贴近民生,推动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也得到区委的有力支持和区政府的积极配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