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姜现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从2006年6月正式实施,项目启动以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全力推进,2010年4月29日正式通水,生态水系“水通、水清”近期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生态水系建设扫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现将生态水系规划实施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生态水系规划情况
1、规划的背景
郑州是一个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城市,长期以来,我市存在着黄河水没有很好利用、生态用水欠账太多、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特别是城市水系河网不完善、功能不健全、防洪标准低、配置不合理、水污染严重、水体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对河道调水引水、疏浚清淤和生态修复,使河畅其流、水复其功,已成当务之急。2006年6月14日,赵建才市长在视察我市河道治理工作时,明确要求抓紧时间编制生态水系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治理好城市及周边水系,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工作,把其列入全市跨越式发展八大工程重大建设项目,这是市委、市政府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分析人水关系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赵市长的指示精神,2006年7月,市水务局组织国内多家知名设计单位开展生态水系概念性规划,经专家组评审后,2006年11月,确定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我市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
2、规划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在广泛征求领导、专家及社会各方面意见后,确定了规划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基本理念 “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
规划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满足城乡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整个水系流域为一体,构建完整的水源保证体系;坚持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坚持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放在近期规划的实施上。
规划目标:以郑州周边6纵6横12条河渠(6纵是指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七里河和支流十八里河、潮河;6横是指枯河、贾鲁河、魏河、东风渠、南水北调总干渠、规划南运河)、7中5小12座水库(7中是指唐岗水库、丁店水库、楚楼水库、河王水库、常庄水库、尖岗水库、后胡水库等中型水库;5小是刘沟水库、郭家嘴水库、刘湾水库、小魏庄水库、曹古寺水库等小型水库)、3个湖泊(西流湖、龙湖、龙子湖)、两块湿地(郑州黄河湿地、中牟雁鸣湖湿地)为主线,涵盖城市周边10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规划实施后,全市水面面积由11.4平方公里增加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由3.9平方米增加到6.5平方米。通水后,实现河湖水景辉映,森林水域交融,碧水蓝天与绿色城市融合,人水和谐共生。
3、规划的实施
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实施阶段,总投资为33亿元。
近期目标(2010年前),建设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生态水系输水工程,完成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贾鲁河下游以及金水河上游(航海路以上)、潮河下游段等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初步实现“水通、水清”;完成陆浑水库“西水东引”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中远期目标(2020年前),建设生态景观,提升生态修复效果,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城区地下水得到有效保护,再生水利用率稳步提升,形成生态和谐的河网水系,全面实现生态水系规划“水通、水清、水美”目标。
《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历时一年多,历经数十次修改,于2007年12月通过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议,正式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法规。《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的实施在我市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对我市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生态水系建设情况
(一)2006年-2009年建设情况
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自2006年启动以来,累计投资14.44亿元,先后对郑州市贾鲁河等9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生态治理,治理长度108.34公里。
1、2006年,生态水系建设正式启动,主要完成了贾鲁河一期治理工程。
该工程总投资4733万元,治理范围从南阳坝到中州大道,全长15.7公里,于2006年5月中旬开工建设,当年12月底完工。
2、2007年投资3.765亿元,完成了四项工程。
——须水河、索须河河道一期治理工程。总投资1.44亿元,须水河治理范围从中原西路到汇合口13.5公里,索须河从汇合口到师家河坝4.57公里,河道全长18.07公里,2006年11月开工,2007年12月底完工。
——潮河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为1.43亿元,治理范围从曹古寺到郑汴路铁路桥下游200米,全长6.35公里,2007年6月开工建设,2007年12月底完工。
——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该工程通过花园口提灌站提取黄河水向市区北部4河渠(东风渠、贾鲁河、魏河、索须河)供水,其中干渠长度13公里,总投资6008万元,2006年6月开工建设,2008年元月实现通水目标。
——郑开大道防洪应急工程。此项工程由省发改委批复实施,排水标准按五年一遇规划设计,总投资为2946万元,省财政安排1400万元,我市配套1546万元,2007年 3月开工,2007年5月竣工。
3、2008年至2009年生态水系迎来了建设高潮,投资10.2亿元,实施了六项跨年度工程。
——生态水系输水工程。生态水系输水工程是向金水河、熊耳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和潮河等南部河道输送清水工程,输水工程线路从邙山提灌站起,共分三部分:引水线路、水源线路和供水线路。工程线路总长度为61.6km,其中水务部门埋设输水管道38.6公里,总投资(含拆迁补偿费)为3亿元。工程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顶管及上游承压比较大的管材均采用了夹砂玻璃钢管,这种管材各项指标均好于钢管。截至目前,该工程于4月29日正式通水,年输水总量为6206万m3,增加水面326万m2。
——七里河治理工程。治理范围从107辅道至东风渠汇合口,全长2.47公里,工程总投资为3520万元(含征地拆迁补助费1899万元),工程已经完工,共植树 1万余棵,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
——魏河治理工程。治理范围从金杯路暗涵出口至郑东新区龙湖地区拟改道附近,工程全长11.07公里。工程总投资9979.81万元,工程已经完工,共植树7.2万棵,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
——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治理工程。十七里河、十八里河位于我市东南部,属于七里河的两个支流。十七里河从苏庄水库至七里河会合处,河道控制范围90米,治理长度12.7公里;十八里河从刘湾水库至七里河会合处,河道控制范围120米,治理长度10.5公里,工程总投资29983万元(含征地拆迁补助费9978.75万元),工程已经完工,共植树30万棵,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索须河二期治理工程。索须河全长22.76km,流域面积577.9km2,是郑州市主要的泄洪排涝河道,也是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索须河二期治理工程总投资2.85亿元(其中含拆迁资金1.026亿元)。该工程治理范围从索须河师家河坝至入贾鲁河口18.48公里,工程已完工,共种植毛白杨1.1万棵,撒播草籽防护100万平方米。
(二)2010年生态水系建设情况
根据规划要求和年度工作目标,2010年,我们开工建设以下几项工程,进展情况如下:
——郑州市贾鲁河下游治理工程。规划范围为:中州大道至陈桥交通桥,总长56.09km。截至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市发改委已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正在加紧修改。
——潮河上游(输水口门-曹古寺水库)河道治理工程。本次治理河道长度2.0km。截至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发改委已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正在加紧修改。
——潮河拦蓄水建筑工程。目前该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组织专家评审,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正在加紧修改。
(三)水利建设融资情况
为加大全市水利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坚持“分级建设,分级投资,分级管理”、“谁受益,谁负担”投入原则的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新机制,成立了郑州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切实加大水利投入。公司自2008年7月成立以来,已累计贷款15.59余亿元,其中,受市财政委托替其融资8.9亿元,为生态水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使融资工作遇到了政策性障碍。7月1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调研生态水系建设工作时明确指示:要认真研究河道和土地捆绑式的融资工作,把河道治理投资与所带来土地的增值结合起来,在所治理河道附近划拔土地交付投资公司开发,所带来的增值收益用于解决水系建设所需资金,形成良性循环融资模式。根据连书记的的指示,目前市水务局正与国土局、城乡规划局、市土地储备中心等单位进行沟通,落实河道治理资金新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水系建设管理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是郑州市的重点工程、利民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组织实施复杂。规划和建设中,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听取规划情况汇报,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同时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视察生态水系建设,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生态水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协作,形成合力
生态水系建设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密切协作,共同参与决策和实施;相关辖区政府按照“四包”要求,认真做好拆迁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市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人员、落实责任,积极主动,通力合作,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工作步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项建设整体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限、高质量完成。
(三)加强管理,规范运作
一是组织足够的技术力量加大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力度,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区分轻重缓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保证各项建设按计划开工。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三是严格实行“三制”,加强建设管理。四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把原材料进口关、施工过程关、竣工验收关。五是协调配合各级监督检查机构,提前介入、主动跟进、全程参与,确保生态水系建设工程质量、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
(四)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生态水系建设打破以往传统治河观念,在满足城市防洪和排涝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生态水工学、城市景观学等多学科的“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河道的自然形态,使原河道中的湿地、浅滩、河心岛等得到恢复和保留,构筑“人.水.城和谐共处”的生态格局,充分体现集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水生态和水经济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思路。建设中遵循“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功能,又有利于河道系统的生态建设”的原则,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起到修复和保护河流的自然形态,维护河流生态、提高河流美学欣赏功能的作用。
四、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运行情况
生态水系河道治理工程完工后,生态水系的“防洪除涝、环境保护、生态宜居、引黄灌溉”等四大主体功能逐步发挥效益,水系规划内各河道水质、水循环得到了加强,郑州市河道初步显现出生态河道景观的雏形,基本实现了“水通、水清”的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制定调水方案,严格执行调水指令,截止8月18日,已向郑州市南部四河及东风渠调水3006万立方米。
1、东风渠调水情况
东风渠今年计划调水2700万立方米,截止8月18日,累计调水1870万立方米。
2、南部四河调水情况
生态水系4月29日通水后,生态输水工程按照《郑州市生态水系临时供水调度方案》,截止8月18日,共调水1136万立方米,其中,已分别向十七里河、十八里河各调水375万立方米,向熊耳河调水228万立方米,临时向金水河调水158万立方米。
(二)存在问题
在水系运行过程中,由于水源问题、河道疏浚不到位、截污治污不彻底、体制机制不理顺等问题,造成水系大水面还未完全形成,水系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
1、黄河水供应不足。因邙山提灌站至石佛沉沙池的干渠没有按时完工,生态水系和自来水公司共同从石佛沉沙池引水。入夏以来,城市生活用水进入高峰,为确保城市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为城市生活用水让路,从而造成生态水系用水不足。
2、金水河供水量较小。因金水河上游8公里尚未治理,没有与输水生态水系输水工程连通,现在输水是通过自来水公司(尖岗水库至柿园水厂)的输水管道和市政雨水管道连接后,向金水河输水,因管径较小,输水量受到制约。
3、部分河道的水质污染问题。由于十七里河上游新郑龙湖污水处理厂未建成,每天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十八里河站马屯沟每遇降水雨污水直接排入十八里河,造成河水污染,索须河、魏河、贾鲁河也存在同样问题,从而影响了生态水系的治理效果。
4、调水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水系输水工程通水后,经过近几个月的试运行,水系运行基本正常,但在调水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目前,调水工作由市水务局河道工程管理处负责,但由于涉及部门和环节较多,调水时需分别与黄河生态区管委会、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市园林局、市自来水总公司等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如每次对橡胶坝升坝蓄水、汛期塌坝放水,都需要分别与多个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因此需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主动工作,以便建立科学、统一、联动的调水机制,进一步提高调水工作效率。
五、下一步工作目标
7月1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调研生态水系建设工作时明确指示,要加快生态水系扫尾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元旦前所有城区河道通清水;要铁腕治理河流水质污染,提高景观用水的管理和调度水平;加快河道两侧景观建设工作;加强河道两岸的日常管理,建立生态水系长效管理机制。连书记的指示为我市生态水系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新的方向。为了按时保质完成生态水系扫尾工程,顺利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副市长王哲多次带领水务、城管等单位实地察看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点、焦点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对所有扫尾工程要倒排工期,实行日报告和三天一例会制度,9月6日以后,要实行日例会制度,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一)调水工程
1、金水河上游治理工程
金水河上游8公里治理工程已于8月7日发标,8月14日开标,8月16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计划10月底完成施工任务。
2、邙山干渠疏挖二期工程
工程主要是邙山提灌站至石佛沉沙池段干渠的疏挖改造,全长11.7公里。目前,各标段施工队伍已经进场,计划于10月15日完成全部工程。
(二)截污工程
新郑市龙湖污水处理厂工程:于5月初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总工程量90%,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9月底全部完工并进行试运行。
索须河天河路污水泵站工程:8月10日已完成电源安装并解决安全防护问题,计划于11月底完工。
魏河截污工程:8月10日已完成柳林东路(花园路-中州大道)最后200米顶管工程,在顶管完成后进行道路封闭施工,计划于10月20日全部完成。
站马屯明沟治理工程:工程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站马屯明沟的污水和雨水排放问题,由郑州市雨污水项目部实施综合整治,计划于2011年3月底前完工。
面上排污口截污:对于各河道一些小的排污口,共有280处,目前已进行整体规划,10月底将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在做好生态水系运行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和支持下,继续实施生态水系中远期(2020年前)建设规划,进一步建设生态景观,提升生态修复效果,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加强城区地下水的有效保护,稳步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形成生态和谐的河网水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实现生态水系规划“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早日将郑州建成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