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贯彻落实《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2010/11/1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7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志带领下,对《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以下简称《条例》和《规划》)开展执法检查。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灏东,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陪同检查。执法检查前,教科文卫工委组织专题讲座,部分委员和代表学习了《条例》和《规划》有关内容,并对中小学校建设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摸底调研。执法检查组先后察看了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管城区腾飞路小学、中原区绿都城小学建设情况,听取了施工单位的介绍。座谈会上,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汇报了我市中小学建设情况,委员和代表就进一步落实好《条例》和《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察看、汇报座谈,执法检查组对市政府贯彻实施《条例》和《规划》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条例》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年初,市政府在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时,把贯彻执行《条例》和《规划》放在突出位置,继续把市区每年建设15所中小学校列入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向全社会做出承诺。根据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政府积极采取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学校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学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市区15所中小学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15所中小学校,已有8所学校开工建设,分别是:中原区新建绿都城小学一期工程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今年九月份招生;二七区改扩建陇海中路小学,管城区新建管城区第二实验小学、腾飞路小学,惠济区新建惠济区实验小学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中原区新建回民中学新校区,二七区新建佛岗东路小学、管城区改扩建货栈街小学正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其余7所学校正在进行开工前的手续办理工作,有望在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分别是:金水区改扩建金沙小学施工图设计已完成,规划手续基本完成,正在办理建筑工程节能审查手续,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金水区改扩建丰产路小学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预算评审,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改扩建实验小学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工程前期手续,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郑东新区新建昆丽河小学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航空港区新建第二小学正在进行图纸设计,8月份开工建设;航空港区新建第五小学正在进行图纸设计,8月份开工建设。
  今年的15所中小学校在项目确定、建设类别和建设进度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项目确定早。去年年底前,市政府就着手征集、编制2010年市区中小学校的建设计划。在对“十一五”以来市区义务教育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三年的教育资源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各区建校规划、实际需要及上报项目情况,提出了市内各区的中小学校建设目标。二是新建学校多。15所中小学校建设项目中,今年有10所新建学校,占总建设计划的三分之二,新建学校数量之多、建设规模之大,是往年学校建设工作中少见的。三是建设进度快。目前,已有8所学校开工建设,其余7所学校9月底前可实现全部开工建设,其建设进度是历年来所没有的。
  (二)完善机制,确保学校建设用地。近几年,在贯彻执行《条例》和《规划》的过程中,市政府逐步认识到市区中小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校预留用地问题。市政府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领导机制。今年年初,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了2010年市区中小学建设工作动员会,与各区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建校目标责任书。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市、区政府建设中小学的责任,把中小学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提出了今年中小学建设的具体进度和投资目标。会议强调,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完成任务的区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进一步完善了投入机制。今年5月,市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了在继续执行对区建中学每增加一个教学班补助50万元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对区建小学每增加一个教学班补助10万元。在资金的拨付形式上,由过去的竣工验收后拨付,改变为只要经市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确认项目开工后,即将市财政补助资金全额拨付到区财政,及时用于中小学建设。今年开工较早的绿都城小学等4所学校的补助资金已拨付完毕。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督查机制。市政府督查室将市区中小学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督查项目,建立了每月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制度,定期进行实地察看或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完善了控规及联审联批会议机制。为确保《条例》和《规划》的顺利实施,去年,市政府在向国务院报送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时,依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精神,在城市“五线”管理”(红线——道路,绿线——绿地,蓝线——河流,紫线——文物,黄线——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增加“橙线”控制,即“橙线”控制中小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公共设施。以城市“橙线”的形式,把城市中小学校用地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纳入“六线”控制,保证了中小学教育用地优先规划,强制实施。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规划、教育部门抽调人员,从去年9月至今年1月,历时近五个月,实地踏勘了701个地块,完成“2009—2020年郑州市市区中小学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报市政府。该控规已经通过市政府的批准付诸实施。根据控规,在市区4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控制了中小学教育用地637片,其中保留现状学校268所,新增建设用地369片。面积由1.13万余亩,增加至2.22万余亩。随着控规的实施,可基本满足郑州市未来10年城市发展对中小学建设用地的需求。在市政府主持的城市联审联批会议上,市教育、规划等部门充分运用控规,从用地位置、规模等方面,对每一个项目规划中明确的控规学校进行审核,确保控规的落实。另外,针对确需增加教育设施设置的,或调整位置、增减面积的规划,进行合理的论证,提出具体的意见,保证项目对教育设施的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在完善建校机制的基础上,中小学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同时,执法检查组认为在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园建设须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市幼儿园有1400余所,公办幼儿园仅占1.14%,公办数量严重不足。私立幼儿园多为租用场地,活动面积少,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按照《条例》规定,每五千人口区域应当预留一所六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这一标准还没有达到。在学校建设问题基本解决的前提下,下一步应将幼儿园建设作为《条例》落实的主要内容。
  (二)加快学校建设步伐。随着中小学用地详规的出台和联审联批会议机制的落实,学校用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市区内的大班额、上学难还未解决,如金水区、二七区入学压力依然严重,应逐步增加市区内新校建设力度,缓解热点地区入学压力。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幼儿园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将幼儿园建设与学校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幼儿园专项规划,在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同时,强化民办幼儿园的日常管理,确保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园内安全。
  (二)加快市区中小学校建设步伐。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中小学用地详规的布局,加快对市区内人口聚集区的建校步伐,缓解热点地区的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在每年安排学校建校数量和位置时,应要求一些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区加快新校建设步伐,而不应停留在对原有学校的改扩建上,只有增加新建学校数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