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重大项目进“十二五”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1年6月28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2011/8/9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建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全市重大项目进“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去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指导、帮助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立足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十二五”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促进社会和民生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为目标,以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争取政策为重点,严密组织,精心运作,积极开展重大项目进入国家、部委、省和央企“十二五”规划“四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深入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和相关产业政策,科学谋划“四进”项目

  密切跟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细微变化,强化对各类产业政策的研究,不断增强项目谋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截至目前,全市共谋划“四进”项目679个,总投资8894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和科技项目393个,总投资3474亿元;节能环保项目9个,总投资45亿元;服务业项目75个,总投资3639亿元;农林水利项目43个,总投资178亿元;交通能源项目57个,总投资1112亿元;城市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229亿元;社会民生项目44个,总投资188亿元;其它项目23个,总投资29亿元。

  ——拟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107个,总投资1361亿元以上(详见附表一)。主要有:郑州综合保税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增加年产20000辆客车技术改造项目、河南华泰特种电缆有限公司国电输配电材料产业园项目、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加坡物流产业园、利用亚洲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唐巩义2×6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郑州东区热电厂二期配套管网、“十二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规划、郑州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等。

  ——拟进入部委“十二五”规划项目76个,总投资992亿元以上(详见附表二)。主要有: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中航电动汽车(郑州)有限公司郑飞高技术产业园中航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项目、郑州旭飞光科技股分有限公司的年产220万平方米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四库一河”水污染防治项目、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林业生态市、G107线新郑境改造工程、登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市“十二五”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规划等。

  ——拟进入省“十二五”规划项目453个,总投资4866亿元(详见附表三)。主要有: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商用车生产基地、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物联网(仪器仪表)科技产业园、新密市正泰公司莫来石均质料建设项目、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郑州市引黄灌溉调蓄工程、郑州市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基地、S316郑州至新密快速通道、富士康IT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郑州市北郊热源厂及配套管网、郑州市校舍安全工程规划、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等。

  ——拟进入央企“十二五”规划项目43个,总投资1675亿元(详见附表四)。主要有:郑州联通3G网络及信息化应用项目、郑州移动“无线城市”项目、百瑞信托增资扩股项目、河南省医药公司物流基地、郑州银行增资扩股项目等。

  二、多渠道沟通衔接,全力加大争取力度
  为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进入各类规划,实行了市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赴北京对接汇报项目。下发了《关于配合市领导向省领导和省直厅局汇报拟申请纳入“十二五”重大项目的通知》,对拟进各类规划的重大项目,逐一明确市直责任单位,提出了工作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也进一步加强了向上汇报衔接的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项目申报争取机制。

  截至目前,已正式纳入国家、部委、省和央企各类规划的项目130个,总投资2046.6亿元。其中:已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30个,总投资310.3亿元;已进入部委“十二五”规划项目28个,总投资159.6亿元;已进入省“十二五”规划项目36个,总投资369.3亿元;已进入央企“十二五”规划项目36个,总投资1207.4亿元。

  此外,郑州旭飞光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年产220万平方米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航空港物流区、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等434个项目已获得上级相关部门初步认可;其余115个项目正在抓紧汇报衔接。

  总体上看,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四进”工作进展顺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国家部委和省的各类专项规划,相当一部分在2011-2012年才能最终完成,我市上报的许多项目能否正式纳入,年内尚难确定。同时,各级产业方面的规划主要是对各行业和领域发展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具体项目大多需要逐年申报和审批。因此,一些上报的项目尽管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但正式列入规划难度较大。二是我市部分领域的总体规划尚未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对单个项目的审批产生了不利影响。如郑州市矿区总体规划至今尚未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导致丰祥年产90万吨煤矿、李岗年产120万吨煤矿两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迟迟无法获得批复。三是土地和环保制约日益严重,致使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大大增加了“四进”难度。四是一些单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把握还不够准确,所谋划的一些项目与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还有一定的偏差。上述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四进”工作取得新成效

  项目、资金和政策的争取关系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也是贯穿于整个“十二五”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创新的思想观念和灵活的工作方式,不断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抓住机遇,持续推进项目“四进”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部委、省和央企支持。

  (一)狠抓谋划,不断优化项目库结构。研究建立项目谋划长效机制,使项目谋划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按照严谨与灵活相结合、即时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创新思路、拓展视野,提高项目谋划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研究各类规划重点支持的方向和领域,切实找准项目与政策的结合点,争取近期再突击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及时调整完善项目库,逐步形成项目质量好、行业结构优、建设时序合理的“四进”项目储备库,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项目来源。

  (二)狠抓前期,增强项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央企战略发展意向,从项目名称、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对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包装,使项目与国家、部委、省和央企重点支持的领域高度一致。对上级有关部门尚未认可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的项目,按照其要求,抓紧进行重新规划、重新包装、重新上报。加快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对“四进”项目前期投入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指导和帮助项目单位尽快完善前置审批条件和相关申报材料,争取近期再上报一批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

  (三)狠抓衔接,提高“四进”工作效率。继续坚持市级领导赴京衔接项目的有关制度,完善“四进”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均要明确一名责任领导,成立一个运作班子,制定一个工作推进计划,专门负责项目“四进”工作,做到月度有动作,季度有进展,半年有成效。及时整理汇报衔接中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用于指导下一步项目的谋划、包装和申报,确保项目“四进”工作高速、高质、高效。

  (四)狠抓建设,力促项目早日发挥效益。已正式纳入国家、部委、央企和省“十二五”规划的项目,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分类管理,全力推进。对在建项目,加强施工环境的巡视督查,指导项目单位进一步优化施工计划,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对尚未开工的项目,审批权限在我市的,充分利用重大项目周例会、联审联批日例会、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尽快完善各项手续,并在土地、环保、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需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审批的,抓紧准备并上报审批材料,确保按计划或提前开工建设。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重大项目进“十二五”规划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分秒必争,确保项目“四进”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为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顺利实现我市“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