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1/12/1
 

2011年10月28日

  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红军代表市政府作的《关于我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37人,以24票同意、10票弃权、3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努力推进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有效解决了一些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保障了我市食品生产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会议指出,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风险监测和危机应对能力建设还存在漏洞等。为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深化宣传教育。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格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培训,使依法经营、规范生产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不断拓宽宣传工作的覆盖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舆论和社会监督,适时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典型案例,进一步畅通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各类食品安全举报投诉。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责、企业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的责任体系,强化部门联动和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转。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制考核体系,强化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监管工作的统一协调。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因领导不力,监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领导责任。
  三、强化工作保障。市政府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投入,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和执法装备建设,完善检测体系,强化食品抽样检测,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发挥好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政策性引导,积极推动食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企业对行业的整合带动作用。
  四、创新监督机制。推广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电子监管系统、食品溯源系统、视频实时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实现相关监管部门信息互通与共享;逐步扩大溯源系统对食品种类的覆盖面;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制定和实施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规模化和连锁化的产业引导政策;推进食品加工小企业集中管理。
  五、增强工作合力。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各级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负总责的要求,将整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监管部门加强综合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统筹调配使用力量,保证专项经费投入,形成整顿工作合力。要责任到人,扎实推进,强化督查,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杜绝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六、本审议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向市政府交办、督促落实,并向主任会议报告落实情况。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