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
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史占勇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38人,以32票同意、0票不同意、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扎实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工率明显提高,实施进度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会议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项目建设资金紧缺、资金筹措难度增大;二是前期审批手续办理环节多、周期长;三是规划调整导致部分项目开工延后;四是项目建设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会议要求,市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确保全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为此,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证,进一步增强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举全市之力,实现“上半年重点项目开工数达到全年计划开工的三分之二,并且投资过半”的目标和全年任务,确保市委“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作部署真正落在实处,有力支撑郑州都市区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提高重点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规划研究,强化市“十二五”规划和郑州都市区建设规划对市重点项目布局的指导,搞好与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尽量减少规划执行过程中的调整和临时变更。二是指导和协助项目业主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前介入,加强与项目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由有关职能部门和投资方、建设方、施工方参与的联合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指定专人负责跟踪项目前期工作动态,及时帮助指导推进前期工作,避免项目开工建设后出现手续不全等被动局面。三是加快推进项目的申报工作。认真研究吃透国家宏观政策,瞄准国家和省里扶持、鼓励发展的领域和产业,筹划一批重点项目,使更多项目成为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项目,真正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三、加强组织协调和资金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要落实责任抓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联审联批、日例会等制度,在资金筹措、开工准备、施工招标、质量监管等方面,严格落实部门责任。二要精心组织赶进度。责任部门和业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任务,科学安排工期,深入一线督导,集中力量,强化责任,环环紧扣,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三要协调服务促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协调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职能部门的办事效能,进一步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四要落实资金保进度。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重要议事日程,与重点项目建设一起研究部署,认真抓好落实。要加强日常督察、加强专项督察、实行全方位监督,加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处罚力度,严厉查处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等影响项目实施的行为,着力营造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为郑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五、本审议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负责向市政府交办、督促落实,并向主任会议报告落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