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柏松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旅游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旅游业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
我市旅游工作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优化环境、加快发展、规范管理、旅游惠民”的目标开展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市拥有156处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近百处新兴的工农业旅游点。备案景区87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24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3A级旅游景区16个);旅游星级饭店332个(其中五星11个、四星68个、三星253个);旅行社202家;旅游从业者10余万人。近5年来,接待游客总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8.05%和21.29%,两项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第11位提升至第8位。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份,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02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2%;国内旅游收入53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接待入境游客36.04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外汇收入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总收入54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预计全年,我市将接待国内游客54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5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接待入境游客38.5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外汇收入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旅游总收入5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
——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自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实施旅游强市战略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及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明确了保障措施和奖励政策,有效地调动了旅游经营者的积极性。主要市县区也都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产业素质稳步提升。近年来,先后制订出台《郑州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试行)》等多项地方性行业标准,旅游行业服务更加规范。嵩山少林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影响广泛,旅游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形成了以嵩山少林、黄帝故里、康百万庄园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品体系,以黄河风光、浮戏山美景为代表的自然山水产品体系,以郑东新区、沿黄游憩带为代表的城乡休闲产品体系,旅游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旅游规划和景区建设成效明显。《郑州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荥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郑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2011-2030)》进展顺利。郑东新区CBD、绿博园4A级景区创建,郑国车马坑、北古玩城—茶城、樱桃沟3A级景区创建进入验收阶段。康百万庄园栈房修复、黄河谷马拉湾扩建、世纪欢乐园续建等项目基本完成。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36个在建重点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9.73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3.38亿元。旅游招商成效明显,计划投资35亿元的中岳文化苑项目成功签约。“项目四进”进展顺利,8个争取进部委规划的项目均已得到省旅游局认可,并有5个项目进入省“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6个争取进省级规划的项目已列入省“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1个争取进央企的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嵩山峻极阁、峻极寺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旅游发展资金100万元。
——客源市场稳步拓展。利用“郑汴洛焦”旅游推广联盟组织开展联合促销,提升了区域旅游的影响力。通过赴外地参展、邀请旅行商来郑踩线等方式,推动业界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郑州旅游标识及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协调组织 “认知中华从河南开始”主题推广、中原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行业秩序日益规范。修订完善旅游招徕授权书、委托合同文本,进一步规范了旅行社业的经营行为。在全省率先推行旅行社申报、分支机构备案等6项行业职能的属地化管理。集中开展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责任险等专项检查,依法注销了严重违规的10家旅行社的经营许可证。协调工商、安监、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低价恶性竞争等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重大任务完成出色。深入开展满意度模拟测评,及时整治了影响我市游客满意度的突出问题,前三季度,我市游客满意度在全国50个样本城市中排名大幅前移,分别位居第38、25、27位。积极配合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筹备组织工作,精心挑选、培训130名讲解员担负接待任务,赢得了与会嘉宾的赞誉。着力加强旅游窗口单位创建文明工作,优化了行业形象。
二、存在问题
1.入境游发展滞后。近两年,接待境外游客量不到接待总数的1%,落后于西安、武汉、南京等城市。
2.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郑州作为中原旅游区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还没有综合性的游客服务中心;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公交线路少,市民近郊出游不便。
3.旅游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还没有一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2012年旅游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集聚区发展、目的地打造、集散地建设为重点,以精品带动、项目支撑、品牌引领、秩序规范、服务提升为抓手,勇挑重担,锐意创新,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的平稳、协调、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增幅达15%以上;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实现外汇收入增幅在10%以上;旅游总收入增幅14.7%;游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三)工作重点
1.加强规划指导,培育旅游精品。高标准编制《郑州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和《郑州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指导帮助各县市区、各重点景区(区域)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和要素提升,提升嵩山旅游区的国际化水平。支持黄帝故里、黄河生态旅游区、郑东新区CBD和康百万庄园景区的5A级创建。加大对新密古城、绿博园、青龙山慈云寺等旅游景区创A工作的指导。
2.狠抓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资金扶持与业务指导,着力支持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36个在建项目的开发建设。推进华侨城欢乐谷、国际会议休闲中心和城隍庙-文庙-书院街游憩街区的项目谋划,协助港中旅登封旅游小镇完善报批手续。做好浮戏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郑州海洋馆二期以及五星级酒店群项目的跟踪服务。
3.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新兴业态。以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概念性规划编制为契机,整合沿黄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辐射周边省市的商务度假区。积极引导万达广场、中原福塔的旅游开发,完善德化步行街、国香茶城等特色街区配套设施,增强休闲游憩功能。以“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抓手,重点培育惠济区花园口、二七区樱桃沟等乡村旅游示范村。举办郑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增强旅游商品的供给能力。
4.加强宣传营销,扩大市场影响。积极策划以“文明旅游”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加大在央视、新郑国际机场、地铁、火车站的广告投放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深度开发京广、郑西高铁沿线城市客源市场。借助“郑汴洛焦”旅游联盟、中原经济区旅游城市联盟的聚合优势,积极推动联合促销,提升区域旅游的影响力。加强“旅游进社区”旅游惠民宣传与农事节庆的联动,激活本地游市场。
5.严格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各级旅游部门监管服务职能,提升旅游属地化管理水平。严密组织旅游企业星级评定和复核。组织开展全市导游员服务技能大赛。健全与工商、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强制消费等违规行为。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规行为公示和诚信档案,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6.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宜游水平。加快推进郑州市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立项、功能设置和规划设计工作。加快推进郑州旅游网站建设,确保2012年元旦上线试运行。加快旅游景区厕所的升级改造,新建(改建、星级提升)50座旅游厕所,指导各旅游景区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7.积极开展专项专题活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最佳旅游环境城市的意见》,明确分工,逐项落实。指导登封市少林寺景区综合整治活动;对全市A级景区进行暗访复核,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按照即将出台的《郑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所列出的具体实施举措,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将郑州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