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市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初审报告

2007/1/22
 

(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我委在接到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后,于8月11日组织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预算审查监督顾问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初审,现将初审意见报告如下:
  一、对今年《报告》的总体评价
  今年,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效监督指导下,进一步加强我市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突出了对重点部门、焦点问题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为保障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报告》中反映问题真实,工作认真细致。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进一步拓宽了审计范围,不断深化审计内容,审计成果显著。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今年审计共涉及我市部门和单位70个,延伸抽查重点纳税企业27家。通过审计,直接增加市级预算收入2592.87万元,查出偷逃税款512.99万元,为投资项目节约建设资金8066.72万元。
  (二)加大了对市本级财政支出的审计力度。重点对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情况、政府采购、转移支付资金、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等内容全面进行了审计。从今年《报告》中可以看出,市本级预算管理审计出的问题就达14项内容,涉及单位21家。
  (三)针对一些关系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如政府投资项目、市区新建22所中小学、科技三项费用、价格调节基金、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粮食直补资金等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真正体现了审计机关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职能。
  二、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认真初审《报告》后,与会委员和顾问们认为,今年的《报告》审计重点突出,真实可信,但工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还不够大;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的事前审计开展不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审计还不全面;对审计中查出问题的个别部门和单位曝光力度还不够大等。
  三、对今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人员建议,今后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和完善财政收支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要抓好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的事前审计,提前介入,关口前移,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二)全面开展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审计,特别是抓好关系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项目的审计,完善效益评估和跟踪监督制度。大力开展效绩审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强跟踪,监督落实整改情况,严格按照《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制度的决定》的要求,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要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对屡审屡犯的个别部门和单位要敢于曝光,不留情面。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