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为认真贯彻《河南省预算监督条例》,规范我市非税收入管理,提高市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全面落实,确保我市非税收入的管理使用逐步走上规范。10月13日上午,我委组织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对我市2005年度及2006年1—9月份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首先听取了市财政局对我市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而后,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等非税收入较大的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也向视察组作了详细汇报。现将这次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 通过视察,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具体,分析准确全面。 从视察的情况看,2005年至今,我市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市财政部门通过规范收支,严格管理,市本级非税收入收支完成情况较好,各项非税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4251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今年1—9月份,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了3624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非税收入管理。2005年以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财政部、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的有关规定,通过清理整顿收费项目,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全面实现“以票控费”,完善银行代收制度,扩大银行代收范围,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纳入银行代收管理,确保了应收尽收。 (二)配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推行,强化了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我市市直所有单位全面实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市直各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在审批程序上和支出管理上都全部实行了统一管理,预算内、外资金实现了统筹安排。同时,加大了稽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收支两条线”的违规行为,“收支两条线”日趋规范。 (三)努力保障城建资金,确保了我市重点城建项目的顺利完成。2005年以来,我市逐步加大对中心城区改造步伐,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建设资金,仅2005年就安排城建项目117项,今年又安排了城建项目61项。与此同时,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管好用好城市资源。将土地资源收购储备,通过招、拍、挂方式对外出让,今年,土地出让金入库9.2亿元,其中用于城市建设资金达8.4亿元。另外,还积极组织好城建配套费、环城快速路车辆通行费、污水处理费、热力集资费的征收工作,确保了城建收入稳步增长。 二、目前我市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实“收支两条线”政策还不够彻底,仍有少数非税收入项目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非税收入征管工作中,还有部分收入项目应收未收,有的收了但未缴财政专户管理。主要表现在:户外广告经营有偿使用收入、停车场收入等。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尚未缴财政专户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随着郑州市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城建资金投入较大,项目较多,存在资金浪费严重,部分贷款资金闲置,造成了浪费。 三、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使用的几点建议 由于非税收入数额逐年增大,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严格执行《银行代收责任制》,扩大银行代收网络覆盖面,通过以银行代收为主体的征收平台,现实收支全面脱钩。 (二)由于城建资金数额逐步加大,但偿还能力弱,存在潜在的财政风险。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改善城市环境所形成的资源推行有偿使用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特别是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又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三)提高非税收入使用效益。每年我市城建资金所需数额较大,要全程跟踪,加强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除要依法征收加强管理外,同时还要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加快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建设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