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

2007/1/9
 

——2006年12月26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贺广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对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进行了审议,同时就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单位按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尽快整改和落实。相关部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的要求,立即对整改落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由专人具体督办,逐项抓落实。
  截至目前,本次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已基本上都得到了整改,应上缴财政资金2592.87万元,已上缴入库2459.69万元;执行率为94.86%;偷漏税款70.98元,已上缴入库70.16万元,执行率99%;审计抽查企业少报税款442.01万元,已补缴396.89万元,执行率89.8%,本次审计的三项政府投资项目及新建22所中小学项目审计核减工程款11073.65万元,已全部在工程结算中予以核减。
  一些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相关措施,从总的整改情况看,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态度是积极诚恳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效是显著的。现将具体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向郑州市国税局、郑州海关等非预算单位拨经费640万元问题。由于涉及到这些单位垂直后多年的遗留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情况比较特殊,财政局与有关单位正在研究解决办法,今后将规范此类问题的财政支出行为。
  (二)关于市财政局未按规定调剂其他行政性收费及基金问题。市财政局多次召集预算外局及有关处室负责人,针对审计报告反映的这些问题,研究进一步规范政府对其他行政性收费及基金调剂办法,制定了今后确保政府调剂政策执行到位的具体操作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各部门调剂政策执行的随意性行为。
  二、政府采购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我市政府采购中存在的“实际采购价高于投标报价12160元”及“超中标价采购货物,造成财政资金多支出18158元”的问题,市财政局极为重视,多次召集市政府采购办及采购中心开会,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具体的整改纠正措施,着手制定了政府采购内部监督制度,从制度上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预算外管理费结余48.15万元年终挂账未上缴问题。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已全部上缴财政。
  (二)关于审计决定“收回借给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办公室90万元资金”执行不到位问题。 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已从该单位非税收入中扣回。 
  四、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纠正情况
  审计报告反映的2户企业存在延缓交纳和未足额申报税收的行为问题,郑州开元房地产有限公司延期申报纳税96.58万元,已于2006年元至2月申报交纳; 北京恒泰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少申报缴纳442.02万元,已申报交纳396.89万元,其余45.12万元,正在按计划补缴。
  五、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今年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我们共对21个部门单位进行了审计或延伸审计。由于连续多年的审计监督,违纪问题明显减少,但属一般性财务管理的问题仍然较多,具体整改情况如下:
  (一)关于郑州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关于贷款资金沉淀较多,使用效率不高,利息负担沉重问题。已引起市建设投资公司高度重视,公司领导多次召开业务会议进行讨论,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主观方面剖析原因,查找不足,目前已采纳了审计建议,贷款沉淀资金26.4亿元已消化20亿元。
  2.违规占用项目贷款及违规借贷资金问题。市建设投资公司正在研究办法,待注册资金到位后,逐步收回占用的贷款。
  (二)关于政府投资计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市发改委在政府投资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投资项目立项未严格履行程序问题。市发改委专门召开了相关部门业务会议,针对问题找原因,定制度,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对维护政府投资计划的严肃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关于应交未交财政资金问题的整改情况
  1.关于文化局“欢乐中国行”晚会专项经费额度节余40.2万元未上缴市财政问题,该局已解缴入库。
  2.关于市歌舞剧院《风中少林》2005年计划上海巡演未能实施,专项经费120万元未及时上交市财政问题。经落实,市歌舞剧院2006年已将原巡演计划进行了调整,并实施了该巡演计划,该项经费已按照调整后的计划全部支出。
  (四)关于部门预算单位其他问题的整改情况
  今年对21个部门的审计中,发现主要问题的整改,各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是比较到位的。9个单位的偷漏税70.98万元,已补缴70.16万元;7个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152.92万元的问题,30.2万元已收回;其余122.72万元,已归还原渠道;4个单位乱发奖金补贴的63.3万元问题,有2个单位已给予了罚款处理,另外2个单位已按照审计结论,通过制定整改措施,从制度上进行了杜绝;3个单位乱收费72万元问题,市矿管委超范围收费27.2万元正在清理中,市财税学校乱收费10.2万元,已全部退还学生,市煤炭局党组已决定停止教育处的乱收费行为,对已收的34.6万元正在清查,追究有关责任;7个单位不合规票据747.59万元入帐问题,已引起这些单位领导的重视,对此不合规票据进行了清理,并制定了相关措施; 4个单位固定资产775.37万元不入帐问题,已全部补记入帐。
  六、关于转移支付资金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本次对审计对涉及县(市)区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20个项目进行了抽查,其中8个项目存在的着滞拨专项资金588.5万元的问题,已按规定拨付到有关项目和单位。
  七、关于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本次审计的“夜景照明”、“西北环综合整治”、“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三项政府投资工程,共核减工程款8066.72万元,在负责项目建设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已全部在工程结算中予以扣减。
  关于工程在招标、评标过程中存在的不合规行为,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措施,从制度建设方面避免和防范了此类问题的发生。
  (二)关于市区新建22所中小学的竣工决算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在市内政府投资新建的22所中小学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中,共审减工程投资3006.93万元,目前已通过各区有关部门在工程结算中扣减。
  (三)关于科技三项费用专项审计调查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我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市科技局逐一进行分解,查对落实,分析原因,写出了整改措施报告,并会同财政局组织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对科技三项费用在立项、使用、绩效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详实的要求和建议,规范了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同时深入到企业,敦促整改,对报告中提出的有关企业存在的核算管理不规范、挤占挪用等现象,进行了逐一规范,使整改落到了实处。
  (四)关于价格调节基金专项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中存在的支出结构不合理、用于价格调节的资金比重偏低影响到价格调节基金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问题。市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公室针对问题,提出了今后规范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加大征收力度、严格使用范围、建立价格基金储备金及使用评审制度”的四条意见,确保价格调节基金使用支出合理,在我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五)关于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资金审计调查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我市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资金审计调查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虽然不足以影响我市“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和资金发放,但为了保证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把好事办好,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严格了具体操作规范,从措施上和制度上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六)关于粮食直补资金专项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粮食直补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各县区政府都认真进行了纠正。未设立粮食直补资金专账的相关乡镇都设立了粮食直补专账,荥阳高村乡截留抵顶粮食直补资金问题,荥阳市已经及时进行了纠正,把截留抵顶的资金全部退还给农户,确保了党对农民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各位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近几年来,人大对审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审计的力度在逐年加大,并对审计所查出问题的整改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为改进政府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人大表示感谢。
  从总的情况看,2006年审计工作报告涉及的有关问题的整改情况是比较好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审计反映的问题极为重视,多数单位都自觉召开了整改会议,专题研究了整改措施。与往年相比,整改是自觉的,有效的,扎实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基本得到纠正,个别没有完全纠正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抓紧督办落实。在今后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中,对所有发现的问题,市政府都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整改力度,把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努力建设一个务实、为民、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