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42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
主任会议: 按照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2007年7月10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有勇的带领下,视察组成员首先听取了市国资委关于我市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郑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电缆集团等国资委监管企业,现将有关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三年来,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通过准确定位、认真行使职权;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国企改革改制;以出资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本级人民政府赋予的出资人职责,担当起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任。 在实际工作中,市国资委一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建立和完善经营者的评价准则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切实履行了出资人的职能。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国企改革的政策法规,市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郑州市市属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办法(试行)》、《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和办法,为国资委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和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他们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为工业兴市打造坚实的基础,做到了改革与企业兼并重组结合,改革与招商引资结合。截至2006年底,纳入全市228家待改制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他们严把国有资产交易关,明确要求产权交易活动必须按规定进入市场,目前,完成产权交易48家8.8亿元,防止了产权交易中的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理清了我市国有资产的家底。截至2006年底,市属企业、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为1021亿元(其中市本级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市属企业资产总额790亿元(其中市本级144亿元),增长11.3%;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31亿元(其中市本级118亿元),增长25.5%。三是突出重点,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和融资取得明显效果。三年来,他们紧紧围绕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抓住重点,较好的完成了郑州燃气成功完成创业板转主板上市工作;郑州电缆集团、华联商厦、中原制药厂等困难企业债务缩水处置工作;郑州会展中心和郑州黄河游览区62.83亿元优质资产置入郑州商业银行工作。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国有资本的营运效益,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我市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视察情况来看,目前我市的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行政事业等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由于出资人不明确,多头管理,使国家作为出资人应该享有的大部分权益,基本上由相关职能部门享有,没有纳入政府出资人管理范畴,形成了国家权益部门化倾向,影响了国有产权的规范有序流转。二是国企改革改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少数企业已提取预留的职工安置补偿费兑现不够及时;少数企业的有效资产不足以安置职工;分离改制后的存续企业依法破产进展速度缓慢。三是相关政策不配套制约了企业发展。据燃气公司反映,因燃气企业属于公共能源供给和服务型企业,其燃气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来源主要通过收取市区管网建设费和养护维修费来解决,新修改的《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条例》规定“两费”将不再收取,因此急需出台相应政策来支持,以满足郑州市的城市发展和用气需求。
三、建议与意见
1.市政府要加大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切实把握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这个根本,牢固树立出资人意识,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通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式,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尽快形成以优势产业和产品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以提高国有资本的营运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切实加大对政府经营国有资产、政府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力度,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力争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符合出资人要求,更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 3.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要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将分散于各个政府部门的属于出资人职责的相关职能进行归并,统一对所管辖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责,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和“责任不明”的弊端。 4.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提高监督时效,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和灵敏性。按照企业地位作用、资产规模和管理状况,加快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会,实行分类监督,加强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 5.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购销差价严重倒挂的问题。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应措施,切实解决燃气公司所反映的问题,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保障居民生活的正常用气,满足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用气需求,实现郑州燃气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6.加快推进企业的改制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要把改制企业的职工利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企业改革稳定发展的高度、用改革和创新的办法去妥善处理改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盘活存量,筹措资金,引进资本等方式,促进企业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产业提升改造,全面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为实现工业兴市战略,促进郑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