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李柳身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的安排,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跨越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请予审议。 一、今年以来跨越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是我市实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是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下,通过八个重点工程指挥部的共同努力,全市跨越式发展工作进展顺利。 (一)扶优扶强工程强力推进。今年1—9月,全市扶优扶强工程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15.1%。69个扶优扶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7.6%。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5户,超50亿元企业6户,超百亿元企业1户。预计到年底,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将达到5户。裕中电力2×30万千瓦机组、郑煤机年产2300架高可靠性高效综合设备、天津顶新公司康师傅食品基地等11个项目完成全年计划,三全公司综合基地、宇通公司1万辆客车出口基地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企业战略重组迈出新步伐,郑州轻汽与海马集团、郑缆集团与中科英华成功实现了战略重组,耕生集团、恒星科技先后在美国和深圳上市。 (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的补充意见》(郑政文[2007]122号),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规范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园区健康发展。今年1—9月,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40.4亿元,销售收入132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2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3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2%;实现销售收入904.7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40.8%。工业项目完成投入199亿元,同比增长46.1%;引进资金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1.1%;新增入驻企业1050个。基础设施投入达到24.7亿元,同比增长23.2%。建成标准厂房8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7%。一批新建园区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郑州纺织产业园引进郑纺机、泰阳纺织等企业20家,工业投入累计达到5.1亿元,国家棉花暨纺织品质检中心开始筹建;金岱工业园区签约入驻企业40家,开建企业22家;投资9.5亿元、占地400亩的二七服装工业园区,投资2.4亿元的三全工业园区也相继开工。 (三)科技自主创新工程进展顺利。今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45.1亿元,同比增长32.9%。科技自主创新工程29家企业50个项目中,22家企业32个项目进展顺利,14家企业16个项目完成全部投资;29家企业完成投资8.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8.8%,累计完成投资29.1亿元,占三年总投资计划的79.5%,实现销售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34.7%;29家企业共申报专利150件。海力特、大方桥梁、光力科技、威科姆、华晶、生茂光电、华硕陶瓷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海力特公司被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授予2007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四)新农村建设工程稳步实施。突出规划先行,今年1—9月,104个示范村均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94个村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示范村新增投资3.8亿元,其中,农民投入1.4亿元,占36.6%,农民主体作用日益突出;驻村工作队实施帮扶项目132个,新增帮扶资金963.3万元。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五通”“三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民培训工作得到加强,今年以来,示范村开展农民培训6万多人次。民主管理取得新进展,成立村民理事会99个,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1—9月,20个重点示范村投入资金6802万元,其中,村集体自筹和农户投入达到4154万元,占总投入的61.1%。村内道路、排水管网、房屋改造、环卫设施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郑市薛店镇格大张村、登封市大金店镇三里庄村、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等一批重点示范村建设工程基本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五)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以中博会的召开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举办为契机,狠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心城区保护改造继续得到加强。中原西路、江山路等9条道路建成通车,107国道综合整治、金水路东段改造、中原路、花园路综合整治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结合部和出入市口整治工作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对市区主次干道、环城快速路、市区公园、游园、绿地实行精细化管理,补植补栽并新植乔木124万株,栽植草坪18万平方米。完成了中原路、花园路等10条道路的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加强了出租汽车行业和洗车行业的专项治理。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有序推进,金水区、管城区和二七区的指挥中心基本建成。郑东新区建设稳步推进。今年1-9月,新开工项目28个,累计开工项目195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51亿元,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1560万平方米,总体开发建设面积43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突破15万人。CBD已基本建成,其中,64个项目开工建设,在建和建成面积达到291万平方米;内、外环60栋高楼已开工建设57栋,内环30栋全部封顶,外环27栋开工。省艺术中心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郑州会展宾馆、丹尼斯商业步行街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郑东新区二次招商卓有成效,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已迁入CBD,郑州市商业银行已在东区设立两家分支机构,郑州商品交易所、河南省银监局、工商银行省分行营业部、广发银行郑州分行已确定入驻郑东新区。 (六)交通枢纽和物流工程成效明显。今年1—9月,交通枢纽和物流工程33个项目已开工15个,年底前还将有5个项目开工建设;已完工项目3个,年底前还将有3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8%。登封—禹州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主体基本完工,计划年底建成通车;新郑机场改扩建二期工程、火车站西出站口建设工程正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枢纽工程已于10月26日奠基;连霍高速郑州—洛阳段改扩建、开封—新郑机场高速公路郑州段、西绕城公路已具备开工条件。郑州至德国帕希姆机场的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首架国际货运航班于9月24日首航成功,标志着我市物流企业跻身于国际物流市场,参与竞争。河南进口物资保税中心、长通物流中心、郑州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大上海城、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沃尔玛超市、华润万家超市等一批在建商贸物流项目进展顺利。 (七)文化建设工程亮点纷呈。今年1—9月,全市文化建设30个重点项目中,9个续建项目有2个已基本完成;13个计划开工或启动的项目,有6个开工或启动;8个前期准备项目也有实质性进展。炎黄二帝塑像及炎黄广场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大型科幻儿童电视连续剧《快乐星球》第一部、第二部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荣获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三部50集已制作完成并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播出,反响良好。大型原创舞剧《云水洛神》正在抓紧排练,争取年底前搬上舞台。县(市)区“两馆一站”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基础教育项目、卫生医疗项目、广电项目进展顺利。市中心医院、市五院病房楼主体完成,市七院整体搬迁开工建设;市广播电视中心主体建设已完成总投资额的73%,外装修基本完工,内装修正抓紧进行;世界客属文化中心项目钢结构工程、扶梯安装完成,外装修工程完成90%;中州大学和郑州师专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稳步推进,保护规划已报国家文物局,《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八)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森林生态城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新增造林面积17.6万亩。全市森林公园已达19个,总面积达到8364.4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11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6%,绿化覆盖率达到36.7%,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8.2平方米;城市郊区、丘陵地区森林覆盖率49.2%,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25.4%。加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和建设,投资5亿元用于潮河河道治理、东风渠引黄补源灌溉、索须河疏挖截污、贾鲁河治理等一批工程,基本实现了金水河、熊儿河、东风渠 “两河一渠”市区段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工程部分完工并投入试运行,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6县(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登封、新密、巩义、中牟4县(市)垃圾处理场正在加紧建设。 二、当前跨越式发展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在总结今年以来跨越式发展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跨越式发展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于受结构性、基础性、体制性等矛盾的困扰,前进过程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对跨越式发展的影响仍比较明显。第一产业发展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于全面提升;第二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优势尚未完全形成;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层次相对较低,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二是项目进展不平衡。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信贷政策,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约束不断加剧。土地方面,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新增建设用地受到严格控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别项目尚未开工或进展缓慢,实现预期目标有一定压力。三是项目建设环境不容乐观。一些地方,强买强卖、封门堵路、干扰施工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不够强,效率不够高,还存在形式主义和作风浮漂等现象。四是目标考评、项目监测和工作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个别工程项目抓落实不够。 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着力克服并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将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打好第四季度攻坚战,努力完成全年跨越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一)完善推进机制,不断创新思路。继续健全完善正常有序的工作机制,坚持“三个一”工作例会制度和“三个一”重大发展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坚持解决问题台帐制度、派驻企业联络员制度、督查考核制度和现场办公制度。同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创造好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工作开展。 (二)加强项目管理,搞好协调服务。强化项目领导责任,针对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实行专人负责、跟踪问效,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协调,搞好服务,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逐一进行研究,帮助项目单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再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快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的支出。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效能监察,对不作为、效率低、影响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人人关注、全员参与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氛围,唱响跨越式发展主旋律,激活基层群众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兴奋点。重点宣传在跨越式发展工作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形成赶学先进、务实重干的良好风气。 (四)开展督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第一线查看进度,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和新闻单位开展监督,督查结果公开通报,以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把跨越式发展列为年度目标体系的重中之重,制订科学的考评办法,通过考评,促进工作开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要求,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基本要求,围绕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继续以八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