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报告

2008/4/2
 

 ——2007年12月12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李宪召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郑州市人民政府,向会议汇报郑州市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多管齐下,重拳出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有力推进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展开。今年以来,市政府召开了一系列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成立了由赵建才市长任组长、有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印发了《全市节能减排实施意见》和《循环经济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节能减排的目标、思路和重点。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我们又及时出台了全市《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市重点节能领域和重点节能行业,实施了“十大节能工程”,开展了“双百企事业单位节能活动”,设立了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完善了能耗指标公报、落后工艺淘汰等制度,发布了能源审计方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审核方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重要文件。市辖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节能减排领导机构,为节能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节能降耗初见成效。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预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今年将分别下降4.0%、6.5%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7%。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7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8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7.5%和13.4%。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7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加大了 “三项整治”力度(空心村、工矿废弃地、旧砖瓦窑厂),预计新增土地供应面积200余公顷。
  (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作为节能降耗工作的重中之重,鼓励企业深入挖潜,不断提高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工业领域,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 19个行业实现综合能耗下降,下降面达51.4%。49项单位产品中,32项单位产品实现能耗下降,下降面达65.3%。加大对“两高一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8家小火电企业签订了关停协议,装机容量达22.5万千瓦,成功组织了豫联能源2×1.2万千瓦、登电2×0.6和2×1.2万千瓦机组爆破。制订了铝行业企业能耗技术标准,开展了对重点电解铝生产企业的对标培训,全市吨铝综合电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0千瓦时。加大普通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力度,目前已关停水泥生产企业21家、生产线36条,淘汰落后产能565万吨。关闭到期煤矿5家、小铝土矿多余井坑320个,完成煤矿技改初验59家,拆除10蒸吨以下锅炉27台,关停倒焰窑耐材生产企业306家。建筑领域,大力推广“四节一环保”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了公共建筑节能65%的标准;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新建建筑中新型墙材使用率达到96%。全面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拆除粘土砖瓦窑厂594座,捣毁废弃烟囱1049根。农业领域,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全市累计建设户用沼气131546座,大中型沼气工程65处,年产沼气5046万立方米,节约标煤7.96万吨。丰乐农庄太阳能发电、巩义汇鑫农庄沼气综合利用等节能降耗工程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商业领域,以提高高效照明器具和节能电器应用比例为重点,在城镇居民住宅、商业和公用建筑中大力推广节能照明产品、节能设备等。丹尼斯、中环百货、世纪联华等一批大型零售企业普遍推行了节能灯具、变频空调、节能型冷藏设备和自动控制扶梯等节能设备。
  (四)重大节能降耗工程建设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围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立了节能降耗项目库。荥阳天瑞日产10000吨、登封新登日产8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等重点节能项目顺利推进,上街1000万平方米粉煤灰-秸杆复合防水板、裕中电厂粉煤灰年提取12万吨硅铝合金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磴槽集团5台瓦斯发电机组建成并投入运营,年抽采瓦斯400万立方米,发电1000万千瓦时。预计“十一五”期间,全部建成的节能项目将节约标准煤800万吨。加快了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11家20台发电机组完成脱硫治理,9台机组脱硫治理工程基本完工,等待验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95万吨。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营稳定。加大了节能降耗科技攻关力度,全年共安排科技专项资金1000万元,掌握了长城铝业公司纯低温余热发电、豫联能源电解铝不停电停开槽、登电集团“两高三分超细法”工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五)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加大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力度,在首批争取两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荥阳市、登封循环经济工业园)基础上,今年又有五家(巩义市、新郑煤炭工业园区、上街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和裕中能源、新登集团)被列入省第二批循环经济备选试点,目前试点方案已通过评审。二是实施了新中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二期、郑州兴发废定影液、废显影液回收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力促进了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如上街铝工业循环经济园采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板带箔—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巩义汇鑫农庄瓜果种植—枝杆回收—沼气取暖—生物积肥产业链等。
  (六)目标监管体系不断加强。全面加强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管理,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市政府从今年起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与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并层层分解到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重点耗能单位,形成了“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节能降耗目标管理格局。二是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在能源审计、考核体系建立、落后产能淘汰、能效标准实施、节水节材管理等方面,加强部门配合,确保管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三是加强企业监管。重点抓好市定100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对其资源、能源利用状况实施重点监控,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节约利用。
  (七)节能降耗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对《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节能降耗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一是突出抓好“世界节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大宣传活动,成功承办了 “河南省节能减排全面行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郑州站)科普巡回展。省、市有关领导及各界群众50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400余家单位5万人次参观了展览,发放各种宣传资料约10万份。二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节能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节能意识贯彻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促使企业由“要我节能”向“我要节能”转变。三是广泛开展社区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增强群众节约意识,积极推广小排量汽车、节能家电等节能用品的使用,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共识,为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当前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耗惯性未能有效扭转,多项指标离目标要求还有相当差距,部分县(市)、区仍然在走拼资源、拼消耗来维持经济发展的老路,重增长而轻节约的现象还较为突出,能源消费总量仍呈上升趋势。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态度不够坚决。近年来,市政府陆续下发了小火电、小钢铁、小电石、小造纸、小煤炭、铁合金等落后产能的关停任务和时间表,明确了关停办法。但部分县(市)、区从局部利益出发,对淘汰落后产能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关停工作进度缓慢。三是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还不到位,抑制浪费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建立,鼓励资源节约的激励政策仍不完善,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过于看重GDP增长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四是执法力量明显不足。节能降耗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还普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罚,执法效果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节能降耗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既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出路,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狠抓落实。
  (一)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健全节能降耗法规体系,加快出台郑州市节能条例、节能监察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稳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积极推进热力价格形成机制和电力价格改革,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开展能耗超限额加价试点工作;完善节能降耗支持政策,安排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对节能项目给予贴息、补助,认真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严格实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二)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规范行业管理机制。进一步研究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奖罚分明的约束机制。研究下达“十一五”各县(市)、区能耗降低指标计划,按年度把全市GDP能耗降低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专项检查,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分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指标。
  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分工协作,市发改委负责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协调,环保局负责环境治理和减排目标,经委负责工业节能,建委负责建筑节能,商务局负责商贸业节能,交通局、市政管理局分别负责公路、城市交通领域节能,旅游局负责宾馆、旅游行业节能,教育局、卫生局分别负责教育、卫生系统节能,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市直机关节能,农业局、林业局等负责所属系统及行业节能,其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协同做好相关工作。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形成齐抓共管、通力配合的行业管理机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中心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附加值,降低产品单耗,不断弱化资源型经济结构特征;综合运用经济、环保、法律、行政等手段,努力淘汰落后产能,2008年争取实现全社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3%,工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5%,三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的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高效益、低消耗、循环型的产业体系。
  (四)强化规划指导,以项目建设推动节能降耗。制定郑州市节能降耗总体规划,以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为重点,加强分行业专项节能降耗规划编制。严把高耗能行业准入门槛,新、改、扩建项目要符合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要求,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增长。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节能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职责,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
  继续完善节能降耗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节能、节水、节材类项目的搜集、整理、储备工作,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债资金支持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对年节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项目的奖补资金。对达不到国家标准但确有节能成效的项目,安排郑州市节能减排资金予以支持。
  (五)推动科技进步,积极拓展节能新技术。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加强产学研结合,组织科技攻关,加大耗能设备工艺更新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重点开发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开发建筑节能技术,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设备制造技术;研制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开发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开发农村农业发展急需的节水、节药、节肥等技术。
  (六)搞好节能宣传,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千里行”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和有关社会团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切实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能降耗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和实践活动。强化政府机构节能降耗带头意识,努力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认真开展好全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加强经常性的节能降耗宣传和培训,启动实施“节能减排千里行”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广大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集中力量,扎实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为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郑州经济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奋斗。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