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李宪召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关于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对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进行了审议,同时就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有关单位尽快整改和落实。相关部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对审计工作报告所反映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逐项抓落实。 截至目前,本次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已基本上都得到了整改,应上缴财政资金1463.92万元,已上缴入库1150.97万元,执行率为78.62%;偷漏税款181.06元,已上缴入库174.26万元,执行率96.24%;六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核减工程款10039.13万元,已全部在工程结算中予以核减。 随着政府审计力度的加大,本级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由政府牵头,财政、审计具体督促,已形成了一种制度,整改的成效是显著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态度是积极诚恳的,措施是得力的。现将具体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审计报告反映的税收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市地税局组织进行了查证落实,对不按税法规定调节交纳各种税款的152.78万元,已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纳税辅导并要求其进行了调帐;对少申报税款的6.72万元,已进行了补缴,并加收了滞纳金和罚款。同时要求征收机关进一步加大税收监管力度,严格依法征税。 (二)关于部分超收财力未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安排使用情况问题。由于市人大常委会是在11月份审批超收安排计划的,而12月份我市在企业改制中收入又比较集中,造成超收差额未能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财政部门表示将在今后严格执行预算,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超收安排情况。 (三)关于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比例过大问题。市财政局召集有关处室进行了认真研究,从细化预算入手,进一步科学安排预算,并制定了制度性措施,以此减少和杜绝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行为。 (四)关于预算收入未按规定解缴入库问题。市财政局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对未按规定解缴入库的774.56万元进行了核查,截止目前已全部补缴入库。 (五)关于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及政府采购比重偏低问题。市财政局多次召集采购办及采购中心分析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已采取措施把下年度中能够实行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编入了政府采购预算,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应交未交财政资金问题。6个单位应缴未缴财政资金689.36万元的问题,已上缴376.4万。欠交的主要原因是2所铁路学校结余的学费因涉及地方教育部门与铁路部门的清算移交问题,待清算后方可上缴财政专户。 (二)偷漏税款问题。有7个单位偷漏各种税款180.1万元的问题,已补缴174.26万元,其余税款正在催缴当中。 (三)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12个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共计1748.42万元的问题,14.84万元已收回;14.1万元已归还原渠道;1719.49万元已调整相关账目。 (四)其他问题。应计未计收入、乱摊派、超标准超范围列支行政经费 共计639.53万元,已通过调整相关账目、规范制度措施予以纠正。 三、关于其他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违规拆借资金收取咨询费问题。该公司对此问题已于2006年8月下文停止资金拆借业务,各业务部门现已全部停止资金拆借,确保各项业务合法合规。 2.超经营范围办理银行委托贷款业务问题。该公司已对该业务进行了清理,完善了相关手续和措施,使此项业务合法合规。 3.以个人信用为大额贷款提供反担保问题。该公司已按相关规定对已签合同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其能够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二)关于财务开发公司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逾期贷款未按规定转入长期债权投资问题。该公司已按照审计决定调整会计账目,转入逾期债权核算。 2.债权投资长期挂账未清理问题。该公司已按照审计决定,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对已破产、已决诉讼的贷款项目按照有关程序上报市国资委核批。 3.应提未提准备金问题。该公司已按照审计决定,补提了投资风险准备金128.8万元和坏帐准备金46.2万元。 (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市审计局针对工会系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市总工会进行了通报,并下达了“审计服务建议函”,市总工会极为重视,立即召开了各县区工会主席及财务人员会议,做出了如下规定:一是各单位要按照审计决定进行整改;二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控制招待费支出;三是认真清理不合规票据,规范支出行为;四是要求所有不具备会计上岗资格的会计人员,要组织进行认真学习和培训,逐步取得上岗资格。 四、关于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本次审计的六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共核减工程款10039.13万元,在负责项目建设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已全部在工程结算中予以扣减。 针对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造价问题,市政府重点项目办,下发了《关于郑花路综合整治和熊耳河绿化项目绿化工程有关单位虚报工程造价处理的通报》,对虚报造价的6家施工单位给予了黄牌警告。 (二)关于我市税收结构专项审计调查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今年审计报告中反映的“税收收入对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倚重过大”问题,是由于我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所致,对此市地税局领导也予以高度重视,组成调研组,对房地产相关行业税收对我市税收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市政府提交了《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税源,推动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 (三)关于成品油补贴资金专项审计中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今年,因成品油价格调整,国家对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公益性行业采取了财政补贴措施,我市在对此项资金的补贴发放过程中,经审计不存在截留、挪用财政补贴的问题,但因基础数据采集不准,造成部分单位存在漏报、虚报补贴车辆的问题,已通过市财政局、发改委等单位完善和规范了补贴发放的基础数据,对今后落实国家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关于市建委定额劳保费专项审计中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1.建设项目未全部缴纳劳保费问题。市建委已采取措施和手段积极催交,截止目前已催缴2040万元。 2.未按项目决算收取劳保费。市建委由于职责限制,不能完全掌握决算资料,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具体操作办法。 3.部分企业欠费问题。市建委已和相关企业签订了分期还款协议,协议规定在2008年底前将企业欠交的定额劳保费交纳完毕。 4.劳保费结余过大问题。市建委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积极采取措施,使收缴的定额劳保费更好发挥作用。 (五)关于基础教育经费专项审计中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市教育局在接到审计局“基础教育经费的审计报告”后,整改态度积极,及时召开了审计反映问题整改工作会议,研究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并上报了《市教育局关于审计整改措施的报告》, 教育费附加结余不实问题,已调整了有关科目,从结余中剔除。未执行政府采购问题,市教育局已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今后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违规投资实体问题,市教育局对所办实体的在外投资积极催收,截止目前已全部收回投资。 (六)关于市工伤保险、城镇生育保险基金专项审计情况 1.没有做到应保尽保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了县(市)、区生育保险专题会议,研究应保未保问题,督促已出台有关政策的县(市)抓好实施工作,没有出台政策的县(市)尽快出台有关政策。 2.欠征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2085.15万元问题。由于这两个险种开征得较晚,造成大额欠缴,此问题已引起市统筹办和市医保中心的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扩大征缴面。 3.超范围购置康复设备款143.29万元的问题。已作调帐处理。 4.医院用药不规范的问题。市统筹办已召开协调会,正在着手实施“医院和统筹办联网”工程,以加强对医院用药情况的监管。 5.工资总额申报把关不严造成参保单位少缴基金33.46万元的问题。截至目前,已补缴生育基金31.46万元。 (七)农业7项补贴专项审计情况 2006年省财政安排我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七项补贴资金,审计中没有发现截留和挪用现象,对一些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市财政局、农业局、农机局召开联合会议进行了研究,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按照政策规范操作各项惠农补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随着近几年审计力度的加强,市政府对审计整改工作极为重视,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已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了整改力度,整改工作已纳入了规范化轨道。 从总的整改情况看,2007年审计工作报告涉及的有关问题,已引起了各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整改会议,专题研究了整改措施,绝大部分问题已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通过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基本得到纠正,个别没有完全纠正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抓紧督办落实,争取在年底之前整改到位。 针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反映的问题,市政府有决心有信心,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搞好审计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为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