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府2007年承诺“十件实事”办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2008/4/2
 

(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和主任会议要求,11月22日至2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保山、王平、栗培青、魏深义、王旭彤、张发亮分别带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分四个组对市政府承诺“十件实事”的办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各视察组在实地察看的基础上,听取了市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工作汇报、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对“十件实事”的办理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视察的基本情况
  2007年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要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即:(一)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确保补贴总金额高于上年;(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解决2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5万座沼气池和1万个集雨水窖,实现1万人脱贫;(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作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费,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新配置的课桌凳16万套;(四)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数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五)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建设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六)进一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面,实现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新建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七)新建、扩建改造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八)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中心城区将新增200万平方米绿地,使达到市内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不低于285天;(九)新开工建设7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竣工70万平方米。市区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的“双困家庭”100%;(十)继续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市政府承诺办理的这十件实事,事事关乎全市工作大局,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执政为民,把办理十件实事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紧紧围绕市政府承诺,统一思想,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十件实事办理工作进展顺利,有的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良好的答卷。
  ——惠农补贴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截止目前,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资金总额15052.87万元,比上年增长60.62%;落实小麦良种补贴资金740万元,补贴面积74万亩;落实专用玉米良种补贴资金300万元,补贴面积300万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600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73万元,比实行购机补贴前四年的总和多一倍。
  ——农村饮水解困目标顺利实现。截止目前,已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6.7万人,超额完成解决20万人的任务;新建沼气池50019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建成集雨水窖7050个,在建1860个;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0.7万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108项,完成脱贫1万人。
  ——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6176万元,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农村中小学生85万人次;省市两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636万元,21.96万套更新课桌已全部配备到位,超额完成16万套的目标。
  ——新增就业岗位超额完成预定计划。截止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2万人,占年计划的101.9%;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万人,占年计划的106.2%;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352户,实现了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的目标。
  ——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协调发展。截止目前,有建设任务的60所乡镇卫生院中,竣工17所,主体完工24所,其余正在紧张施工建设;3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其中19所通过了竣工验收;首批32万张社会保障卡已陆续发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得到推广;累计筛查白内障适应症患者28243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4516例,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45%。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得到推进。实现多套电视信号对全市地区覆盖的配套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年底全部建成后,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覆盖面将超过90%; 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建成83个,17个正在建设中。
  ——老有所养和五保供养工作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市共完成新建、扩建敬老院28所,其中新建17所,扩建11所;投入建设资金5605万元,集中供养五保人员5146人,占全市12859名五保人员的40%以上,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
  ——森林生态城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森林生态工程造林17.6万亩,超额完成造林10万亩的目标;中心城区(不含郑东新区、上街区)完成新增绿地275万平方米,目标完成率为137.5%;截止11月23日,我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285天,二级率达到88%。
  ——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顺利。经济适用房在建项目33个,在建面积215.8万平方米,完成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7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竣工项目9个,竣工面积58.36万平方米,另有36.99万平方米8个在建项目主体封顶,年底前有望完成“竣工7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2574户低收入家庭纳入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双困”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城乡公路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截止目前,新购公交车辆355台,新开通线路17条,其中,新开近郊公交线路6条,县(市)乡镇公交线路1条,近郊18个乡镇全部实现了公交线路覆盖;完成农村公路建设991公里,其中“村村通”完成943公里,基本完成了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的任务。
  总的看,十件实事办理落实情况良好,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和谐郑州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与建议
  在实地察看和听取政府责任部门汇报后,代表们进行了座谈,对十件实事的办理落实情况表示满意。代表们指出,今年的十件实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密切,办理工作更扎实,办理成效更显著。但同时,代表们也指出了十件实事办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市政府给予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发展不平衡,个别项目资金投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理效果;二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总量与实际需求矛盾突出;三是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五是水资源合理利用不够,管水用水供水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十件实事是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其工作成效如何,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反映政府的执政能力。代表们对有始有终做好今年十件实事的办理工作和做好今后政府承诺实事的办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对今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的办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总结,由于各种原因办理不完善的,采取措施继续办理,力求善始善终地把十件实事办好办实,向全市人民交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二)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指导思想上、工作摆布上、资金投放上更加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三)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论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增强办理实效,选准选好2008年承诺办理的实事,并明确办理责任,完善考核措施,扎实推进办理工作。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