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8年市政府承诺“十件实事”办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2009/2/20
 

(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2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和主任会议要求,11月26日至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生、副主任栗培青、魏深义、赵明恩、张发亮、雷志,秘书长赵英带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分四个组对市政府承诺“十件实事”的办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各视察组在实地察看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相关责任部门的工作汇报,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对全面办理落实好“十件实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视察的基本情况
  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2008年要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一)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完成6万农民工务工技能培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继续实施好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三)切实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筹措资金1.6亿元,解决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4万座;(四)继续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建改建乡村公路500公里以上;(五)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新建改建500个农村文化大院,为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各培训500名文化艺术骨干,扶持建立100支社区和农村文化特色队伍;(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从今年秋季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小学生人均达到230元、初中生人均达到375元。提高农村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初中由每名学生每天1元分别提高到2元和3元;(七)继续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建成3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对所有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八)加强社会救助。新建改扩建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九)加强社会保障。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廉租房10万平方米;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居住条件,开工建设周转房30万平方米;(十)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市区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
  市政府承诺办理的这十件实事,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郑州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执政为民,在办理十件实事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市政府承诺,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狠抓落实,十件实事办理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已经完成任务,一部分还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良好的答卷。
  ——新增就业岗位超额完成预定计划。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城镇求职人员12.09万人,占年计划的100.7%;累计援助零就业家庭213户,援助零就业家庭成员257人,实现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工作目标;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万人,转移就业前引导性培训12.93万人,技能型培训7.11万人次,分别占全年计划的101.6%、107.8%和118.5%。今年还全面启动郑州农村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开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网络。
  ——农民补贴资金落实到位。截至目前,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已经结束,预计项目区平均单产达到了508公斤,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播种也基本完成,目前大部分小麦长势良好;今年全市共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80万亩,省、市补贴资金540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
  ——切实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全市计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万人,实际安排22万人,两批工程(国债和市本级)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解决18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还有4万人正在抓紧入户工程建设,12月2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全市完成新建户用沼气40216座,占全年目标任务4万座的100.5%,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继续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建改建乡村公路500公里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修建乡村公路里程482.928公里,占计划总里程的91.7%,所有项目预计在12月底前全部完工。
  ——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截止目前,500个农村文化大院已建成;1000名文化艺术骨干的培训顺利完成;100支特色队伍已由市文化局正式行文予以命名,并委托郑州市群众艺术馆正在通过政府采购为100支特色队伍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和器材。
  ——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从今年秋季开始,对郑州市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73303人全部免除学杂费;2008年,我市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已达到小学230元、初中375元(县镇标准:小学245元、初中390元);我市已经将全年财政补贴资金共计12903万元,全部下发到各县(市)区,并拨付到各中小学;从今年春季开始,我市提高了对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初中分别从每天1元提高到每天2元、3元;我市共为36844名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2484万元,已经全部发放到贫困生手中。
  ——继续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今年我市计划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310个,目前实际完成318个;市政府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受到乡村医生的拥护,基本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加强社会保障。截至目前,我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新开工面积为146.9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2.36万平方米;已签订廉租住房配建协议和回购协议的项目13个,配建面积为19.7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项目共配建周转住房59.58万平方米。
  ——加强社会救助。全市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6000万元,完成新建敬老院15所、扩建敬老院10所,集中供养五保人员6350入,占全市五保人员的50.4%。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生态城范围内2008年完成新造林25.86万亩,超额完成了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的目标;截至目前,市区共完成新增绿地439.8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500万平方米的88%。
  代表们认为,十件实事办理落实情况良好,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郑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与建议
  在实地察看和听取政府责任部门汇报后,代表们进行了认真座谈,对全面办理落实好十件实事提出了建议、意见。代表们指出,今年的十件实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密切,办理工作更扎实,办理成效更显著。同时,代表们也指出十件实事办理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建议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发展不平衡,个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理效果;二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总量与实际需求矛盾突出;三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速度与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公路管理亟待加强;五是可用于建设绿地的土地日趋减少,新建绿地选址困难,建设进度缓慢;六是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
  十件实事是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反映政府的执政能力。代表们对有始有终做好今年十件实事的办理工作和今后政府承诺实事的办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对今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的办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总结,由于各种原因办理不完善的,采取措施继续办理,力求善始善终地把十件实事办好办实,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措施谨慎应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论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增强办理实效。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选准选好2009年承诺办理的实事,明确办理责任,完善考核措施,扎实推进办理工作,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到我市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