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2005/8/1
 

  春天迈着轻轻的脚步来到了,耳畔萦绕着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国歌的雄壮旋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工作年度。新的一年,让人思绪翩跹,更让人满怀希望。
     2004,历史将铭记:“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四中全会”、“执政能力建设”、“修宪”、“人大50年”、“中部崛起”……这一串串关键词,记录着这个不平凡的年度。中国人民克难奋进,意气风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向前。
  过去的一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与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同步跃进,立法、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可喜的进展: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组织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担任法律职务的人员宣誓就职、主任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开设“主任信箱”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关于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办法》、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昭示着我市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和以人为本、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
  展望2005年,我们充满信心。无论是从党和国家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好形势,还是从我市人大工作取得的成绩看,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全体人大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沿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在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切实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全面担负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强化立法、监督职能。要通过立法,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是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人大工作的准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加强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否成为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特别是组织建设的状况。必须进一步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发展的需要。
  鸡年岁首,春潮涌动;万象更新,欣欣向荣。俯瞰二七名城,放眼中原大地,加快改革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和自觉行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2005-1 作者:肖 凌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