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畜禽防疫工作

2020/8/3

 

  为做好畜禽防疫工作, 7月21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在副主任杨流的带领下,深入到梨河镇畜牧防疫站、商登高速新村畜禽防疫检查站、银发水泉养殖场、银发张庄洗消中心、亚辉种鸡场等地进行调研,实地了解畜禽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并听取相关单位负责人关于畜禽防疫工作情况的汇报。

  新郑市畜禽防疫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近年来,全市畜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均达到100%,牛、羊、猪免疫标识佩带率达100%,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逐年提高,保持了全市境内无重大疫病发生,为畜牧业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是加强畜禽疫情监测工作,建立畜禽疫情监测网络预警机制, 规范工作制度,对全市畜禽疫情实施全面的常规监控,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二是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实行产地检疫,在定点屠宰场派驻兽医,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三是设立动物防疫临时公路检查站,对入市运送畜禽车辆进行查证验物,消毒灭源,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从外界传入。四是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建立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程,重点对养殖场户、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畜禽收集点、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清洗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

  调研组在肯定全市畜禽防疫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禽防疫员不足,存在年龄偏大、技能落后,报酬低问题;二是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具有畜禽防疫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三是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畜禽养殖人员对防疫认识存在偏差,乡村兽医防疫知识不完备。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基层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有效监督动物防疫的工作进度。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资待遇,给予资金补助,增强防疫人员的积极性。
  二要引进技术和人才。在进行畜禽防疫工作时会用到很多的设备和药剂,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防疫工作的质量。不同的设备和药剂所起到的防疫效果也不相同,相关单位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保障防疫工作的质量,减少防疫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此外,要加强人才储备,引进专业人员指导工作。
  三要加强宣传培训。对此事畜禽养殖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宣讲会,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让养殖户意识到其重要性。要对防疫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强化他们的防疫意识。定期对防疫队伍进行更新和选拔,培养技术强、素质高的专业型人才,满足基层畜禽防疫的工作需求。

 
  

来源:新郑市人大 作者:曹永强 刘小利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