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流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及农工委人员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郭店镇岗时村、小时村及龙湖镇梅山村,实地查看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并认真听取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目前,新郑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个,郑州市级低收入村18个、扶贫任务较重的村4个。建档立卡人口3448户12905人,其中省级贫困户2011户7483人,郑州市级低收入户1437户5422人。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落实责任。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压实行业部门和14个重大专项指挥部责任,充分发挥重大专项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二是落实政策。对已脱贫的村、户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做到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持续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提升水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教育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建立机制。统筹落实好基本医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返贫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截至2019年底,全市所有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调研组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个别干部在思想认识、责任、政策执行、工作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扶贫精准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重点工作推进上还存在薄弱环节,能力建设、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立足实情,科学施策,切实做到精准帮扶。一要因户精准施策。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原则,围绕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易地搬迁、教育医疗等内容,分类分户确定帮扶措施和责任人,实现增收致富项目到户、帮扶责任到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实施“扶志工程”,坚定脱贫信心和决心,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创业、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真正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二要优待特殊群体。将因病、因灾、因残致贫群体,以及五保户、低保户等无劳动能力的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兜底工程,进一步加大扶贫补助力度,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得到优待和保障。三要加强动态管理。研究吃透上级出台的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切实做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随时更新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2.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一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贫困村资源配置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提升优质农产品,逐步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产业品牌,加快推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二要大力培育经营主体。把产业脱贫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等结合起来,支持建设一批有贫困户参与的农产品示范培育、精深加工、集散交易、“互联网+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基地,着力打造融生产示范、精深加工、仓储物流、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三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及时设立扶贫货款风险补偿基金,重点支持农商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等业务,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机制和小发展小补助、大发展大补助的激励扶持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
3.整合资源,营造氛围,汇聚脱贫攻坚合力。一要健全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贫项目和政策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机制,切实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统筹整合民生项目资金、定点帮扶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大扶贫资金总量,发挥资金整体效益。二要汇聚多方合力。夯实帮扶单位帮带责任,打牢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接链条,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助推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加大对现代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采取企业流转、反租倒包形式,引导农户产业向标准化、科技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产研供销一条龙格局,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效益提升。三要营造良好與论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目标、基本要求、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與论氛围,激发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团、民营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精准扶贫,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凝聚起推进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