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情况的视察报告

2005/1/2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4年工作安排,8月4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福成的带领下,我委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首先听取了市商务局局长岳增浦所作的郑州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情况的汇报,而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东新区、二七区、巩义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也就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向视察组做了汇报。代表们视察了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百脑汇电子信息(郑州)有限公司在建工地、郑州中法供水有限公司。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情况
    (一)领导重视,政策到位
    市政府对对外开放工作一贯高度重视,去年以来,全市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掀起了一个新高潮,我市先后召开了三千人参加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外经贸工作会议和首次商务工作会议。制订出台了《郑州市招商引资资金认定及奖励办法》、《郑州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各项对外开放政策的可操作性显著增强。全市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政策平台基本形成。
    (二)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1、建立目标奖惩机制,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市政府对全市2004年对外开放主要指标任务进行了认真分解,进一步扩大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单位范围,在全市形成了目标、责任、奖惩三明确的开放型经济目标考核机制,为圆满完成2004年全市对外开放主要指标提供了机制保障。
    2、强化责任、加强服务,确保重点外来投资项目顺利推进。市政府对全市2004年外商投资重点在建项目、重点引进项目,实行“六制”推进,即项目所在地行政领导负责任制、重点项目市领导直接联络协调制、责任过错追究制、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定期通报制和高效便捷服务机制。同时把第三届省投洽会签约项目和部分内资项目也纳入重点推进范围。
    3、效果明显。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服务到位,上半年,全市重点外来投资在建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多数重点在建项目均已投产或将于近期投产;大部分在洽谈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先期开工建设。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家,同比增长11.6%,占年度目标的48%,累计达到2553家;合同利用外资35054万美元,同比增长131.6%,占年度目标的87.6%,占全省的34.2%,累计达到4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5612万美元,已超过2003年实际使用外资的总额,同比增长199.9%,占年度目标的76.5%,累计达到21.53亿美元。全市出口17688万美元,同比增长74.4%,占年度目标的65.1%。全市完成国外经济合作合同额1867万美元,营业额219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8%、26.4%,分别占年度目标的37.3%、87.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外开放主要指标的总量较少。与沿海开放地区相比,存在着“三少”现象,即外贸对GDP的贡献率比较少、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上半年吸收外资数量比较少、出口创汇的数额比较少。
    (二)对外开放发展不平衡,各县(市)、区、开发区之间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对外开放对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也不均衡。
    (三)出口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存在大宗出口产品比较单一和初级产品比重较大的现象。
    (四)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个别地区和部门“四乱”现象有所回潮,损害了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对当前宏观调控形势下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协调支持力度还不够大。
    三、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招商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沿海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向我市转移,努力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
    (二)继续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征集、筛选一批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项目和生态农业项目,调整更新一批工业项目,增强推介项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快由片面的对国(境)外开放向对国内外全面开放转变、由为招商而招商向为发展而招商转变、由政府招商为主向社会招商为主转变、由重招商轻安商向招商、安商、富商转变。三是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
    (三)认真抓好重点外来投资项目的推进落实工作。一是对签约项目落实率、合同金额落实率、实际资金到位率进行考核,把“三率”完成情况作为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落实三级联动推进督导机制。项目督导组定期对重点外来投资项目实施现场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三是对各目标责任单位的对外开放目标和重点外来投资项目落实情况实施动态跟踪,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继续做好“四乱”的整顿治理工作,认真解决好外商投诉,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抓紧对《郑州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立法调研,尽快出台优化投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改善外商在郑的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子女上学、就医等实际问题。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