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增动能,助推会展新发展
郑州会展: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综述

2023/7/19
 

  会展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会展的举办对树立一个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会展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在提升我市城市品质,引领区域产业融合、拉动经济稳定增长、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承载着重要功能。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在依法履职的第一年,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将监督目光锁定会展业促进条例的实施情况,于今年5月至7月开展《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6月9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宋洁强调,保证法规有效实施,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会展业建设,2022年,通过立法形式,制定了《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为加强和促进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法治支撑。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会展业执法检查,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体现。市人大常委会采取监督形式,推动条例有效贯彻实施,通过执法检查,切实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用法律武器规范会展活动。


郑州会展业发展:起步“双一流”

  近年来,郑州市会展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先后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中国会展名城”等多项荣誉。
  当前,主题教育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执法检查方案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有关部署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开展执法检查中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贯通起来,确保法规有效实施,推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规范会展业管理和服务,促进会展经济与多领域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郑州市加快打造国际会展名城。
  此次《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规格高,站位高,步骤严谨,递次推进。执法检查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洁任组长,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为成员。执法检查方案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后,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文件印发市政府和相关的14个政府委局部门,并及时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安排部署执法检查工作。动员会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照条例的具体规定,认真梳理各自法定职责,逐条逐款进行自查,向执法检查组提交自查报告,执法检查组根据自查报告,研究确定检查重点。为方便检查组成员掌握检查重点,熟悉程序要求,还专门邀请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院长为执法检查组作了《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规范与创新》专题辅导培训。执法检查组集中对航空港区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郑东新区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实地查看,开展视察,详细了解这些展馆建设及运营情况,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充分体现出市人大常委会对推动会展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
  根据执法检查方案,在全面了解《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检查以下重点内容: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情况;建立条例实施有关衔接配套体制机制情况;贯彻实施条例的意见和建议;市场主体反映的其他问题。
  执法检查后,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将进行跟踪监督,梳理汇总意见建议,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落实。


郑州会展业发展:一直“在路上”

  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通过立法,为会展业发展蓄势储能,为会展业发展保驾护航。
  郑州是较早着手打造会展营商环境的城市,是全国较早设立会展经济领导小组、成立会展管理机构、出台会展扶持政策、设立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的城市之一。201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郑州国际会展名城建设的意见》,编制了《郑州市建设国际会展名城战略规划》,开启了郑州市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的新征程。
  万众期待中,《郑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经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2年8月31日审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29条,包含促进、服务和规范三个部分,分别对统筹场馆规划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强会展政策扶持、规范会展各方责任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作为中部地区首个会展业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市会展业发展迈进新阶段。《条例》有三大亮点:一是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政务服务平台开设会展服务窗口,实现数据共享;三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会展“双线”融合发展。
  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法规贯彻实施、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条例》的每一条规定是否真正得到落实,施行后的郑州会展业将迎来怎样的新局面。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正确运用执法检查这一“法律巡视”监督利剑,通过执法检查,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直接决定人大监督的实效。
  “作为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操盘手’,郑州市商务局认真谋划全市会展业发展大局。《条例》的颁布实施,这是推进我市会展业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具有里程碑意义,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我市稳经济促发展的‘大棋盘’中下出‘妙手’,运用法律手段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助力郑州市会展业健康发展”。郑州市商务局局长王保来在执法检查座谈会发言,充分肯定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他希望通过此次执法检查,深入查找《条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用法治力量助力打好会展业发展翻身仗,推动我市会展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郑州会展业发展:走进“快车道”

  市人大机关楼主任会议室,政府14个委局单位负责人正在向执法检查组汇报《条例》实施贯彻落实情况。“《条例》实施以来,概括总结一下,我们认为郑州市会展业发展有四大提速:一是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会展工作力度加大;二是会展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从项目引进、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前所未有;三是会展基础设施跑出加速度,打造以特大型展馆为引领、大型展馆为支撑、中小型展馆为补充的会展场馆设施体系;四是交流和合作联动加强,‘郑州符号’、‘郑州特色’会展盛会空前”。郑州市会展中心副主任王亚平如数家珍。
  执法检查组成员、郑东新区人大工委主任陈平山发言认为:“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我市会展业发展差距明显,会展实施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全市最大展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6.5万平方米,规模全国第64位,中部第6位,展馆档期紧张,需要提前1年预订,场地所限,大型展会无法落地,本地展会发展受限。位于航空港区的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已开工8年,今年10月实现8个展厅建成,从体量上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无法形成错位,加上周边配套建设进展较慢,引进举办会展活动存在一定困难,这是我们的短板弱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反思”。
  听完陈平山的发言,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市人大经济工委主任冯卫平的发言更是引起与会人员共鸣。“ 会展业的发展要上档次,高质量。一要提高会展业的品位。一个产品的质量,产品的竞争力、拉动效益如何,就是要靠会展这个平台来体现。要办出高质量的会展,一个要有服务特色,二是要有产品特色,三还要有盈利特色。办会展,就像是导演一部电影,从参展到脚本设计,都要能吸引住人的眼球,能集聚住人气。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直播+’的形式,努力使各参展业实现品牌曝光、推广引流、营销转化等价值,进一步扩大会展业的影响力。二要强谋划,重调研。会展的成功举办,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各行业及板块经济的发展动态,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走向,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知名展览机构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办会展的动向,认真做好双向互通工作,积极对接,谋划配对,积极办展参展,达到通过办展参展,实现产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三要整合资源,挖潜力。要进一步整合展览资源,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工作资源,更加重视系统外展览的整合,进一步加强与外地市会展办和其他展览机构的交流合作。同时要高度重视专业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展览业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机制”。
  作为执法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洁在充分肯定政府和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取得成绩的同时,强调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进一步强化《条例》执行,抓紧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为《条例》贯彻落实提出“操作指南”。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条例》规定各司其职、联合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市、区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职尽责,围绕《条例》的各项规定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形式开展监督,增强监督实效,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实落地,为提升我市会展业竞争力和经济带动力,加快国际会展名城建设作出贡献。
  场馆规划建设要超前、政府服务水平要一流、会展政策扶持要加强、会展各方责任要规范。大家形成一致共识。
  给产品一个舞台,给会展一个平台,郑州还一片未来。新条例,新课题,新挑战,新机遇,新征程。我们期待,郑州市会展业将“展翅高飞”。

 
  

来源:经济工委 作者:徐宗峰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