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乡村文化合作社工作

2023/11/9

 

  11月8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全市乡村文化合作社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轩辕大鼓合作社、戏曲文化合作社、十里铺同庆舞狮文化合作社、诗词之乡文化合作社等地,观看大鼓、戏曲、舞狮表演和诗词朗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人关于全市乡村文化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新郑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把发展乡村文化合作社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135家特色乡村文化合作社,涵盖戏曲、诗词、舞狮、制鼓、模特等各个方面,拥有社员1万余人,乡村合作社数量居郑州市各县市前列,打造出了以乡村文化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郑样本。有3个文化合作社视频作品在河南省“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中喜获大奖;观音寺镇十里铺同庆舞狮文化合作社喜获“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称号;观音寺镇刘稚美术馆书画文化合作社喜获“郑州市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称号。

  调研组对全市乡村文化合作社工作给与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乡村合作社涵盖范围较为单一,缺少多元化文艺类型;二是乡村合作社发展不均衡,个别乡村合作社活动场地设施简陋;三是部分乡村合作社工作机制不灵活,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

  调研组提出意见、建议:
  一要坚持政府主导,贯彻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通过送政策、帮资金、搞培训,优化服务,搭建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乡村文化合作社。
  二要建立完善乡村文化合作社管理机制,市乡两级齐抓共管,为每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建立档案,从活动开展、队伍培训、群众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和星级评定。
  三要培育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弘扬正能量,育根基、找优势、寻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各具地域特点的乡村文化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新郑市人大 作者:曹永强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