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是关系郑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件大事。惠济区自去年7月分召开全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此项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委书记王文超3月份到惠济区调研,高度评价了惠济区的创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和优势所在,推动文明创建,促进社会和谐,更是人大义不容辞的责任。区人大常委会早在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时,就将监督和支持全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按照主任会议对这项工作提出的早安排、早部署、早实施、早推进的要求,3月28日,常委会组织30多名人大代表,对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视察。 兵分三路 因参加视察的代表多,且时间紧、任务重,此次视察将代表分在三个视察组。第一组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禹舜和副主任刘满仓带队,视察刘寨街道办事处和长兴路街道办事处;第二队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峰和司占中带队,视察老鸦陈街道、大河路街道、古荥镇;第三组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宝庆和宋国彦带队,视察新城街道、迎宾路街道、花园口镇。早上8时许,各组代表便集结完毕,奔赴视察目的地。 为一项专项工作组织全区近四分之一的人大代表参加视察检查,且历时一天,仅实地视察地点就近30处,涵盖城市社区、城中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场、景区、街道等,范围之广,人数之多,为区人大常委会多年之少见。 视察前,常委会向代表们发放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主要指标及目标要求》,详细列明了创建工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使代表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见微知著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视察中代表们多次提到的一句话。 第一视察组在刘寨街道兴南街视察时,常委会禹舜主任的一个动作让在场的每一个代表和工作人员记忆深刻:看到地上有一根冰棍棒,他迅速地弯下腰捡起来随手扔到了附近的垃圾箱里。还是在兴南街,当汽车驶过兴南街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墙壁上的宣传标语将“寓教于乐”的“寓”写成了“喻”,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失误也被禹舜主任指出来。陪同视察的刘寨街道王雅伟书记说,用字规范,也是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指标。 进社区、下车间、入市场,访农家,一路走来,代表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用心地记,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主要指标及目标要求》,不放过任何与创建文明城市格格不入的“蛛丝马迹”。有代表发现,街头小广告、“胡喷”等屡禁不止,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古荥菜市场等综合市场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路面破损、店外经营现象严重;北环立交桥下俨然成了私拉乱载的货运市场。有代表说,“街道和市场看上去比原整洁多了,但是明显有突击应付检查的成份”;有的代表对照检查标准中关于群众知晓率的要求指出,走了一路,发现创建文明城市宣传的广告太少,大型公益广告更少。有代表更是针对个别单位工作细致的问题点名批评说:某某街道对创建工作领导重视不够,人财物投入不足。 “文明见于细节。”代表犀利的观察,为这次视察做了最好的注解。视察前,常委会就给参加代表们吃下“定心丸”:主要是“找问题”,否则,我们不说,等到省市检查组来了再说,那就只能自己吃后悔药。 把脉支招 发现问题,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实地视察结束后,常委会组织参加视察的代表举行情况通报会。区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区政府及有关镇办和部门负责人等,虚心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张讯、孟祥臣等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提高创建知晓率,让人人热情支持创建,积极参与创建。”代表陈西山、王顺利等指出,“要建立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不能推推动动乱刮风,浪费人力物力”。代表弓永光、康卫军等提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要下功夫,提高人人讲文明意识。”代表魏永强等提出“应加大公交线路向建成区及农村地区的延伸,方便群众出行。”有代表建议“,创建工作要改大员上阵为全员上阵,改干部上阵为全民上阵,形成全民讲文明、人人搞创建的强大合力。”有代表提出学习借鉴金水区在治理街头小广告方面的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有代表提出在出入市口交通治理和市场秩序管理上要明确部门责任。 更上一层楼 “标准要高,亮点要亮。不仅不摸黑,还要添光彩。”常委会禹舜主任在视察中反复提到这句话。通过视察,代表们对惠济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充满信心,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要大员上阵,全力以赴。创建文明城市是目前全市、全区的中心工作。各镇办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深入一线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指导督促;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上前线,坚决不拖全区创建工作的后腿。 要财力倾斜,加大投入。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善环境和提升文明程度,让群众受益,这是造福社会造福百姓的公益事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摒弃创建是负担是短期行为的意识,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倾斜力度。 要注重细节,提高标准。各级各部门要带头学透吃透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严字当头,细化标准。从治理街头小广告、胡喷、行人交通违法、乱扔垃圾、白色垃圾及清楚卫生死角等不文明现象入手为,从严治理。 要点面结合,亮点更亮。创建工作一定要突出重点,打出亮点,清华园社区、南阳寨新村等一批创建工作的亮点保证更亮,努力打造成全区创建文明城市示范工程,引导和带动全区的创建工作。 要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区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要加强协调督促,进一步明确执法、创建、交通、镇办等相关部门的创建职责,尽快整治调味品市场、北环立交桥等处的车辆乱停乱现象。健全环境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组织、人员、工具、制度四落实。积极动员企业、景区、驻惠单位参与创建工作,形成创建合力。 要营造氛围,全民动员。加强对内对外宣传造势,通过张挂宣传标语、树立公益广告牌、印发宣传手册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增强全民的文明意识。举全区之力,创文明之区。 一个个问题,一条条建议,透射出人大代表对创建文明城市倾注的热情和深切的期望:让惠济更文明,让惠济更开放,让惠济的人民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