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我调到新郑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距今已12年了。作为一名人大机关工作人员,12年来,我目睹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发展和完善,感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忠实履行职责,不断推进监督工作的坚强足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之际,回顾市人大常委会12年来履职尽责,强化监督,促进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大家一同分享,以此作为纪念。
围绕经济运行开展监督。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审议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以及财政预决算情况报告和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每年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专家对本年度市级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及上一年度市级财政决算、部门决算等情况进行初审,提出建议意见。先后11次批准财政预算调整和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计划,优先保障了一批市重点工作和民生项目顺利开展。目前,已建成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初步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的在线监督。12年来,先后对工业经济运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工作进行视察调研,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项目建设开展监督。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后提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一切围绕项目转;抓好责任落实,完善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储备,提高招商质量;压实工作责任,提供要素保障;聚集人才力量,助推产业发展”等合理化建议。12年来,围绕规模企业、招商企业及“九项工程”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到华南城、中储粮油脂基地、新港经济开发区、好想你红枣产业园、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进行视察、调研,促进了尊绅光电、达利园、润弘制药、华思5G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到重点项目和企业,查堵点、破难点,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企业用工等问题,助推了全市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围绕民生改善开展监督。关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市人大常委会适时开展了“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等专题询问会,有效促进了城区交通拥堵问题逐步改善和养老产业的发展。12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就食品安全、卫生、就医、教育等民生问题先后听取和审议了畜产品生产及安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文化中心建设以及《郑州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贯彻实施等工作情况报告,提出了加强源头监管,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畜产品;加大政府投入,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让农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标;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切实解决上学难问题等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了全市餐饮服务业监管、公办幼儿园师资配备、拆迁群众安置等一系列涉及民生问题的专项视察和调研,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实。
围绕城乡建设开展监督。致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问题,先后组织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城市游园绿地、公厕及停车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及农村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改善、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等工作,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提升文旅产业整体竞争力等建议,推动城乡建设提质增效。12年来,围绕城市背街小巷道路硬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通过听取报告、专项视察、跟踪监督等,提出50余条有针对性的建议,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地落实。围绕破解社区安防设施滞后等物业管理难题,开展《物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票决通过了《新郑市关于加快全市社区小区智能技术安防设施建设的决定》,要求将智能技术安防应用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现有安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了城乡居民安全感。
围绕生态环保开展监督。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多次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视察,专题听取审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到重点治理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督导。12年来,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支持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每年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先后开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围绕推进大气、水源、土壤污染防治和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政府全面抓好污染治理,人民群众关切的雨污分流、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著。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绿化、生态廊道、平原林网建设进行视察调研,促进了城乡绿化美化,使新郑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更美好。
围绕司法公正开展监督。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法院关于经济审判、司法技术、审判监督、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等工作和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行政检察、检察技术、反贪污贿赂和侦查监督等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多条合理化意见建议。12年来,围绕市法院执行攻坚、破产审判、诉源治理和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公益诉讼、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控告申诉检察等工作,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调研,一批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司法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聚焦电信网络诈骗,深入一线调研,督促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严厉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观摩法院执行工作,参加“两院”公开日活动,以实际行动开展司法监督,努力营造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着力推动依法治市建设。
围绕依法行政开展监督。选择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消防法》等12部法律法规和《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执行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深入到企业、乡村、街道、学校、超市、沿街门店、商业综合体等,督查落实情况,查找问题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推动执法“短板”及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促进了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升。12年来,先后对市公安局、民政局、住建局、城管局等27个政府职能部门和“一府两院”副职进行了工作评议,分别听取和审议了所有评议对象的工作报告,并进行工作满意度测评。通过开展工作评议,被评议部门评出了干劲,评出了活力,评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工作评议,使“一府两院”副职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围绕社会稳定开展监督。发挥人大信访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委会领导批阅重要来信和接待重要来访制度,依法做好信访事项的受理、批转和督办工作。紧盯信访制度落实开展监督,促进信访工作机制有效运转,建立和完善了公检法部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并对完善基层三调联动机制、信访工作制度落实、网上办理信访事项和诉访分离工作机制提出了意见建议。专题听取扫黑除恶斗争汇报,要求对黑恶势力零容忍、出重拳,切实维护安定和谐社会环境。听取和审议了建筑领域欠薪、拆迁安置补偿等热点难点信访问题,促进了“一府两院”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12年来,常委会依法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41件(次),及时转办和督办,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