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组织代表视察的

2008/11/28
 

      代表视察是代表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代表知情知政和履职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惠济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视察工作,将其作为落实和保障代表参与权和知情权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从以下方面开展好代表视察。

      组织好代表视察,思想重视是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对开展代表视察和调研的认识比较统一。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视察作为常委会工作的常规性手段,打破代表视察仅是监督手段的惯常认识,将其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开展工作和法律监督,进行人事任免等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常委会年初制定工作要点时,把视察作为专项列出,明确责任领导、承办工委、组织时间等,没有特别的原因,一般不予变更。将组织代表视察活动的效果作为考核各镇办人大工作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重要参考。实际工作中,组织代表视察和调研,已经成为常委会行使“三权”的前置程序。如每年7月份听取政府三项报告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前两周,常委会都要大规模地组织各层次代表视察相关工作,为做出审议意见和相关决议奠定基础。今年常委会任命法检两院部分工作人员前,还组织代表对两院信访工作进行了视察。

      组织好代表视察,确定好参加代表的范围是重点。隔行如隔山,代表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不同,对不同问题的兴趣和见解也就不一样。所以不同性质的视察,要有针对性地让相关代表参加,这样才能使代表提出更具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如在组织对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视察时,我们侧重于安排企业界和镇办“一把手”等代表参加,由于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面临的问题感同身受,所以能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合理化建议,如企业界代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尽快建立信用贷款担保体系等建议。同时,代表参加视察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如去年我们视察基层建设工作时,安排了来自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代表进行互动式的视察,农村看城市,城市看农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视察,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都说,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步伐,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发展。来自城市社区的人大代表则说,要学习农村基层组织重视调解工作的管理经验,把社区建设成更具有人情味的生活共同体。

      组织好代表视察,选好视察课题是基础。人大常委会的视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总体来说,在视察的选题上我们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将区委的重点、政府的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有效结合。一是年初根据区委工作部署,在征求广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人大常委会全年的工作要点。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增加新的工作内容。如今年因问题奶粉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为群众普遍关注的实际,常委会主任会议结合我区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实际,组织开展了对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调研和视察,并在随后的第15次常委会上听取了区工商分局等单位的专项报告,提出了6条审议意见,取得了明显的监督效果。三是在开展视察之前,常委会办公室及相关工委通常要进行“踩点”,深入到有关部门和视察点走访调研,并听取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把握视察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组织好代表视察,丰富视察的内容和形式是关键。视察不能走马观花,也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失去意义。一是看喜与看忧相结合。这几年,我们通常在选取视察点的时候,既选好典型,又不回避矛盾,适当选取一些差典型。如今年7月我们视察计生工作中,我们让代表既看到了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都一流的迎宾路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站,同时还看到了个别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的计生工作站,从而形成比较,认识更加全面。二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在监督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常委会大胆创新,先是三月份组织30多名代表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明察”,接着又在6月份发动全体人大代表“秘密行动”,采取“不打招呼、不请自来、不留死角”的方式,全面暗访各镇办创建工作,短短一周,全区代表就“揪出”了上百条创建工作的“小辫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文明创建。三是短线视察与深入调研相结合。去年,常委会根据全区被征地农民不断增多、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的实际,开展了对劳动就业工作的视察并听取了专项汇报,提出了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但是,由于视察时间短,对形势的分析和对问题的把握未必全面。为此,常委会又组织部分代表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制订方案,明确分工。代表们深入到全区各镇办、村组、征地企业和被征地群众家中,倾听各界呼声,了解被征地群众的生活状况。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研,撰写了数据翔实、事例生动、说服有力的调研报告。经常委会呈送区委并转交政府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被征地农民身份转换的工作意见》,区政府投资4000万元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就业培训中心,被征地农民全部免费学技术。

      组织好代表视察,开好座谈会是要点。“成绩就不再多说了,我直接说问题吧”,“我想再补充几点意见”。这样的开场白,在近年来的视察中经常听到。代表们的直言不讳,源自于依法履职的自信和底气。每次视察结束后,我们都要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代表畅所欲言。我们在历次视察中,总是让代表特别是普通代表先发言,避免因为领导或官员代表先发言而“定下调子”,影响后续发言质量。许多代表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放下包袱,理性思考,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今年8月份视察农村卫生工作时,代表们针对个别农村诊所经营混乱、群众看病难的现状,提出对乡村医生实行公开招聘、农村标准化卫生所收归公有,十分具有创新性。区政府在经过科学论证后,于9月份大胆实施,在全省首开先河,迅速有效地扭转了农村医疗水平低的现状。常委会还鼓励代表们在视察结束后继续通过口头、书面、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建议。办公室在撰写信息和视察建议时,将代表姓名和所提的建议以原生态的方式反映出来,增强代表履职的荣誉感。

      组织好代表视察,交办和落实好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是根本。视察是手段,发现问题、推动工作才是视察的根本目的。每次视察后,我们都及时以视察报告的形式,向政府进行通报,限期答复办理。并责成相关工委进行跟踪监督,一抓到底。去年,对代表在视察新农合时提出的“明确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标准”的建议,常委会责成科教文卫工委实施跟踪监督,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区政府及卫生部门高度重视,随后不到三个月就修订了《新农合报销标准》,将报销标准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3万元,并印制通俗易懂的《新农合报销范围指南》宣传卡,发放到全区家家户户。

      “要认真记录代表们说的每一个字,梳理和落实好代表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常委会主任禹舜要求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在陪同视察时,要将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好、梳理好、完善好,在交办政府落实前要再次征询代表的态度,在办理中及落实后要及时向代表反馈。正是由于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高度尊重和重视,该区人大代表参加履职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统计,两年来,除去人代会,我区140多名代表,每人每年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座谈、列席常委会等活动多达3次,每人每年在闭会期间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平均达20条。

 
  

来源: 作者:惠济区人大常委会 陈建峰 刘 勇 编辑 冯乐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