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按照《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票决新郑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法》,对2025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票决,根据汇总计票结果,产生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10项,分别是:
1.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1万人。支持青年人才来新留新就业创业,计划引进1万名以上青年人才。
2.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建成投用新郑市养老服务中心,为全市集中供养特困对象提供专业化照料服务。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00户。推进3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10个村级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站点。建成50个城市社区“银发顾问点”,“银发顾问员”达到50人。
3.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对农村和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全年宫颈癌、乳腺癌各完成筛查不少于1000人。免费为符合相应医学条件的孕妇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达65%。免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两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听力筛查率均达到95%。
4.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和生活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310名。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开展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救助。
5.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成2个县级名中医工作室,对5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进行提升建设,为22家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
6.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排查不少于50个存在安全隐患的路口,新建减速带、爆闪灯、照明灯、凸面镜等交通安全设施;排查不少于12个发生过伤亡交通事故的重点隐患路口,加装道路安全预警系统;举办不少于12场“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
7.改善办学条件。维修改造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32所。建成投用新郑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宿舍楼,新郑市第三中学宿舍楼、运动场,新郑高级中学宿舍楼、运动场,新郑市实验高级中学宿舍楼。
8.增加中学学位。加快建设新郑市第六中学、第七中学、桃园中学。
9.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建成南关桥新建工程。
10.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完成玉前路、双拥路、中华路、新村大道(107国道-黄水河)、道西路、人民路(阁老路东-新建路)、渔夫子路、永宁街、永和街、新华路(玉前路-新建路)等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程。完成龙湖西部污水应急收集工程,将龙湖镇西部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到龙西污水处理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