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深义副主任在“一法四条例”执法检查动员会上的讲话

2005/1/2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今年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建筑法》、《河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河南省城市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评议。为了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搞好检查评议,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和建设拆迁行为,促进我市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定于今年3——11月份对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建筑法》、《河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河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一法四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次执法检查省人大是3月份开会布置的。鉴于我市人大换届的具体情况,城建环保工委先发了通知,让各县(市)、区先按照省人大要求进行宣传发动,待市人大换届后再具体部署。现在各县(市)、区第一阶段都已进行完毕,正在自查自纠。为了把这次执法检查搞得更好,我们今天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执法检查的重要意义
    (一)执法检查是推动我市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保障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是省、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标。这些工作,都与建筑业紧密相联。所以,建筑业发展的如何,建筑市场的秩序怎么样,建筑生产的安全与质量是否有保障,直接关系到省、市委工作目标的实现。各级人大和政府,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认真搞好这次执法检查工作,为推动我市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保障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尽职尽责。
    (二)执法检查,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城市拆迁行为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一法四条例”,围绕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城市房屋建设拆迁行为,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问题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了我市建筑市场秩序的好转和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我市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此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加快建筑业发展以及城市房屋建设拆迁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建筑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没有解决,大量低素质、低水平的企业涌入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无序,发生了违背科学规律、压工期、压价格、垫资垫料等不良行为。二是,在工程承包发包、招标投标中,部分建设单位“明招暗定、阴阳合同”;有的部门和地区垄断市场,排斥竞争;有的领导干部“批条子”、打招呼,干预招标投标,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滋生和助长了腐败现象。三是,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和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方面,存在着企业资质管理不严,违法挂靠、“先施工后办证”,“特事特办”等违规违法现象。四是,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建筑施工单位和民工的合法权益。五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房屋建设拆迁工作量不断增加,拆迁中出现的矛盾越来越多。由于拆迁管理不到位、补偿不到位、安置不妥当等原因,加上个别地方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法拆迁、野蛮拆迁,拆迁纠纷日益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六是,建筑市场管理体制不顺,影响了建设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职能部门职权的行使,出现问题推诿扯皮,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我市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执法检查中统一认识,逐步解决。
    (三)执法检查,是进一步督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推进法制建设的重大措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是好的,是能够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但也存在个别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乱收费、乱罚款,损害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形象,影响了我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动力,加强队伍建设和法制建设,认真学习“一法四条例”,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志们:建筑业关系千家万户,“一法四条例”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次执法检查活动,事关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人大、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执法检查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这次执法检查取得成效。
    二、正确把握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
    这次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执法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评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贯彻执行“一法四条例”的情况。通过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一法四条例”在我市的贯彻实施,为促进我市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良好环境。
    正确把握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一部门队伍庞大,工作涉及面较广,整个行业遇到的矛盾较多,个别工作人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执法检查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违法违纪工作人员。
    (二)要突出重点。这次执法检查,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查处一批影响较大的质量、安全事故案件,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以及失职渎职案件。对不接受监督、规避监督甚至抗拒监督的,要公开曝光,并查处到底,显示执法检查的威力和影响。
    (三)要注重自查自纠,督促建设行政部门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执法检查是外因,要长久地发挥作用,离不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内因和内在努力。开展执法检查,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查处问题,处理一些违法违纪人员,而是要通过检查,全面、客观地了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和贯彻执行“一法四条例”的整体情况,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要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服务群众、依法行政和反腐拒腐的长效机制作为自查自纠和整改的重要标准,衡量执法检查的效果。关于建筑市场的管理体制问题,也要作为执法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请上级部门考虑解决。
    (四)要以人为本。建筑活动、房屋拆迁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执法检查中,评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要从是否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设项目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等全面考虑,不能单从经济效益想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特别注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施工安全、城镇拆迁户的补偿安置和建筑领域民工的工资发放等方面是否尽职尽责,是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否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三、几点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这次执法检查,任务重、要求高,法律性、政策性很强。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发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要总结借鉴以往执法检查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敢于创新。执法检查中遇到重大违法问题、管理体制问题要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各级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及时研究和处理自查自纠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使执法检查顺利进行。
    (二)要科学策划、精心组织。这次执法检查,统一部署、分级组织、上下联动。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分类座谈(分别与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专业人员、专家学者等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剖析个别问题多的建设项目)、走访群众和人大代表随机抽查或暗访、召开意见分析会等灵活有效的方式,组织好执法检查工作。
    (三)要深入群众,求真务实。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在组织检查时,要避免被检查对象牵着鼻子走。既要明查,又要暗访;既要按计划检查,又要随机抽查;既要听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的意见,又要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要直接面向群众,深入实际;要加强宣传工作,打消群众顾虑,启发群众讲实话,以便了解真情。检查时不要层层陪同、兴师动众、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注重实效。
    (四)要认真学法、用法。人大的执法检查,不但是一种监督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在组织执法检查时,要认真组织代表学习“一法四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代表要有使命感,带着任务学法、用法,掌握“一法四条例”的关键性条文,坚持用“法”发现问题,依法解决问题。总之,要通过执法检查,推动立法、普法、执法等法制建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
    (五)要未评先改、边评边改。执法检查要着眼于促,立足于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抱着对人大负责、对人大代表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及时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六)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基础。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建设行政部门要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为人大代表的视察、检查、调查等提供方便条件,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各级人大代表要广泛走访选民,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解决。
    同志们,这次执法检查,是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市里制定了实施方案,今天召开了动员会,下一步就是具体实施。希望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科学策划、精心组织、抓住重点、求真务实,做好工作,为我市城镇建设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做出贡献。
   
   
                                            2004年5月20日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魏深义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