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寒风中奋力前行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围绕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力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审计促发展
2009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对财政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财政收支决算(草案)和审计工作报告的初审中创新工作模式,首次将两个报告合并审议,改进和规范了对两个报告和决算(草案)的审议,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能够借助审计报告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使财政部门的报告和审计部门的报告相互印证,避免了以前对预算执行报告审议时无处下手、无话可讲的状况,使审议更全面、深入,更具针对性,提高了审议质量。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初在听取审计部门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提出,要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民生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09年,审计部门对21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在截止报告日完成审计的15项工程中,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十条精品街建设整治工程审减工程款9038.9万元,审减率15.1%。在民生资金审计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等6项专项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各类问题15项。同时,还对森林生态建设、农田基本水利建设等其他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调查。
跟踪监督重民生
在督促政府解决中小学入学难问题和教育不均衡问题中,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跟踪监督,一抓到底,连续四年对《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市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2009年,市政府计划建设15所中小学,但由于没有建立保障上述条例和规划有效实施的机制,当年建校计划落实进展缓慢,并存在大型住宅小区没有按规定预留教育用地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在对政府的报告进行满意度票决中,以26票同意、3票不同意、1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向列席会议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提了个醒”。
面对金融危机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人大代表专业组暗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后,向政府提出了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强化职业培训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政府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强、完善相关措施和机制,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
执法检查建和谐
《郑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郑州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是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制定的两部地方性法规,为2009年执法检查重点项目。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听取审议执法情况报告,向政府提出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解决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加快交通安全社会救助基金建设等意见和建议。市政府积极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2009年上半年建设完成了全长31.8公里的第一条快速公交主线,“一主八支”网线每天平均运送16.1万人次,显著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提高了公共交通效率。公安交警部门则扎实开展“交通治理年”活动。截至2009年10月底,在开展整治酒后驾驶专项行动中,查处酒后驾驶1690起,拘留醉驾者750人,分别占全省的40%、75%,因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