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网7月28日讯 根据市委连书记指示精神和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今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我市城中村改造情况进行了视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慧,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新,市村改办常务副主任姜海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
上午,视察组实地察看了金水区燕庄、管城区刘南岗、二七区佛岗、小李庄和中原区于砦村改造情况,现场听取了各村拆迁、改造和安置情况介绍。下午,在市人大十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市村改办副主任姜海代表市政府汇报了我市城中村改造情况,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预算外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围绕城中村改造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近年来,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相关政策,适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意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据统计全市建成区内124个城中村占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截止目前,95个批准改造的城中村项目,已有38个开工建设,其它拟改造的城中村正在有序推进。
代表们结合视察情况,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柴清玉讲,城中村改造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功能,突出宜居;要科学规划,降低容积率;要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城市记忆;要依法改造,有序推进;要总结经验,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推进城市低碳建筑。人大代表王建树、申仕禄讲,城中村改造不能急功近利,搞好跨村、跨区间的平衡;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手续办理的时限,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在容积率的确定上,要尊重实际,科学制定。人大代表王岩、马一芳、李婷、王志昂讲,城中村改造要先规划后拆迁,防止过渡期带来的不利因素;要突出公共配套设施功能的完善,体现人性化;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岳德常、张正平讲,要加强城中村改造前的管理,防止私拉乱建,既浪费资源又带来拆迁难度;要加强综合规划,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地面空间规划,便于居民休闲等建议。
周主任对我市城中村改造给予充分肯定,在没有成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市政府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探索符合郑州特点的改造办法,适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意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力推进了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政府对城中村改造高度重视,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周主任指出,对中心建成区内的村进行改造,事关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关城市品位的提升;加强城中村改造是解决困扰城市发展顽症的有效方法,是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也是关注民生的一个具体体现。就进一步搞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周主任强调:一要科学规划。城中村改造要有利于加快发展,有利于降低和疏散中心城区的密度,有利于解决中心城区内的交通拥堵及都市村庄消防隐患等难题,制定规划要与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有机结合,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与消防抗震有机结合,重视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二要控制容积率。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容积率标准执行,注重空间布局,防止长高长胖;要充分体现安置区的优先优惠,使安置居民真正感受到生活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三要坚持文明拆迁和施工。要加强城中村改造施工现场的管理,防止发生问题;城中村改造要循序渐进,科学推进,防止因拆迁和施工造成污染和群众上访。四要提高效率。对42个已批准全部拆迁或部分拆迁改造的城中村项目,在手续办理上要加快时限,开辟绿色通道,搞好服务保障,同时要充分调动区级政府、村民、开发商三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实现城中村改造的快速、有序推进。五要严格执法。对违法建筑要加大查处力度,该处罚的要处罚,该拆除的要坚决拆除。
张建慧市长向各位代表介绍了我市城中村改造情况,感谢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对城建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要广泛吸纳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城中村改造的措施和意见,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努力为我市跨越式发展和“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服务。

视察现场

视察现场

视察现场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作重要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张建慧作表态发言

座谈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