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奋进 任重道远
——市人大常委会经开区工委2010年工作回眸

2011/1/7
 

  2010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经开区工委正式入驻经开区。作为新成立的常委会派出机构,如何开展开发区的人大工作,怎样推进开发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更无现成的路子可走。问题面前,工委得到了常委会领导的帮助支持。白红战主任亲自过问,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工委负责同志交流,并作出指示。分管工委工作的周长松副主任,多次到经开区了解经开区和工委工作情况,并对工委提出要求:一要加强与经开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联系。掌握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全力助推经开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要加强与辖区代表的联络。创新代表活动形式,拓宽代表活动渠道,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三要加强工委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早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常委会领导的指示和要求,为工委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工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是适应环境,探索工委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二是准确站位,发挥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的应有作用;三是调查研究,掌握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四是加强学习,熟悉掌握《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知识,为搞好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一、结合工作实际,搞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方法。工委认为,只有深入实际,搞好调研,才能找到服务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办法,为工委工作打好基础。工委入驻后,一是尽快熟悉经开区管委会和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二是掌握经开区经济运行情况;三是了解经开区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工委撰写了“关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送呈常委会领导和有关部门审阅。白红战主任对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报告中所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决策的科学民主性”等建议,受到了经开区党委的重视和采纳。
  二、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措施
  建章立制,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工委结合实际,起草了“学习制度”和“代表联络制度”。明确了学习目的、规范了学习内容、作出了学习要求;提出了发挥协调作用,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创新代表活动形式,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效果等内容。制度的建立,使工委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深化。
  同时,工委结合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和部门实际,起草了本部门2010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工委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与常委会各委(厅)室和管城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协调等内容。要点的制定,使工委工作做到了目标明确,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三、深入开展工作,依法履行职责
  做好代表联络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为了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工委同志一是逐个走访代表,收集代表有关信息;二是将工委基本情况告之代表;三是收集、整理代表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办理;四是按时向代表寄送工委活动简报和有关学习材料,通报常委会重要活动情况。这些工作,加强了工委与代表的联系,丰富了工委的工作实践。
  在做好工委与经开区代表联络的同时,工委还加强了与经开区管委会的沟通。一是主动接触。工委多次主动向经开区管委会领导汇报工委工作动态。经开区管委会也及时向工委提供经开区有关经济发展运行情况等,对工委工作给以大力支持;二是融入集体。工委先后参加了2009年经开区总结表彰和2010年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经开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专题学习讨论等活动,主动融入经开区新集体。大家相互尊重、配合,推动了各方工作开展。
  执法检查和调研是常委会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内容。对于常委会组织的有关执法检查,如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情况进行的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经开区进行的调研活动。工委积极配合,主动与经开区管委会联系协调,保障了执法检查、调研活动顺利进行。
  开发区人大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新生事物,积极探索和创新开发区人大工作,切实发挥人大组织在开发区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求索之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孟见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