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乡规划条例执法检查避免建筑一般高一个样

2011/6/13
 

  由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带队的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近日来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就成都市贯彻落实《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的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

  “结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理念,博览园规划了五洲情、世纪舞、百味戏、西城事、时空旅五个风格各异又相互融合的建筑组团。”成都市青羊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强向检查组介绍,“今后,每两年一届的非遗节都会在这里举行。”

  《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王东洲说,此次执法检查要深入地了解政府及相关部门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的情况,及时发现城乡规划编制、执行和监督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规划意识和法治意识。

  条例施行一年多的时间里,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素,成都市全面完成了市级战略功能区总体规划,完善了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确定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14个中等城市、30多个小城市、150多个小城镇和若干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制定和实施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形成了指导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的“九化”理念,即“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着力塑造新型城乡形态。

  “我们所在的非遗博览园区属于哪个城市功能区?”王东洲询问。

  “非遗博览园区属于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张樵说,“这个区是生态和旅游休闲区,产业定位是依托区内的建设用地,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文博旅游、总部经济为主的高端现代服务业。”

  在农业生态园,检查组看到,农业养殖区被划分成二十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种植不同的品种,整体形成了八卦图的格局。

  谢强告诉检查组,二十四个区域是按照二十四个节气划分成的,每个区域租给不同的农户,有的由园区管理,有的和农户联合管理。

  “非遗博览园在未来的运营中要加强管理,使园区能够可持续发展。”王东洲对非遗博览园的规划给予了肯定。

  谢强说,非遗博览园是青羊区的重大项目之一,非遗项目的展演将形成常态,博览园还将持续建设。“我们的目的是,让非遗项目能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又让项目本身具有造血功能,这样才既能把非遗节搞好,又能有常态经营。”

  随后,检查组来到青羊区工业园总部基地。

  在这里,一幢幢漂亮的小楼坐落在绿树成荫、花香鸟鸣、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里。而这些小楼,正是各个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在这个计划于2012年全部建成的工业园区内,目前已有逾百家企业入驻。其中既有百事可乐等世界500强企业,又有像葛洲坝这样的国家水电部直属重点企业,而招商银行等行业百强企业也比比皆是。

  “到2012年,工业园总部基地全部建成后,引进的企业将超过200家,能提供两万余个就业岗位,年实现税收将超过10亿元。”谢强信心十足地说。

  “青羊工业园总部基地的规划,市规划管理局是如何参与的?”检查组询问。

  “当时规划局参与划定了工业园边界范围。”张樵回答道,青羊总部基地由成都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投资、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六个统一原则进行开发建设。

  按照“园区与城市共生”的发展理念,青羊工业园总部基地依照国际标准对园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园区不仅实行了标准厂房建设和道路、管网、供电、供水、供气、办公智能化、企业家会所等配套建设,创造了一流的承载能力和服务环境,还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项目融资、物资仓储、企业管理、战略咨询、人才资源、法律顾问、会计审计等企业非核心竞争力服务系统。

  “入驻的企业涉及的所有政务在总部基地内都可以完成。”谢强说,园区内引进了优秀专业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为方便企业贷款,园区还与15家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搭建了担保融资平台。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点要高,充分考虑如今的规划在15年、30年以后是否过时。”王东洲说,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就要高度重视城乡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努力保持城乡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抓紧跟进实施已经公布的规划,避免出现城乡建筑“一般高、一展齐、一个样”等问题,形成风貌多样、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乡形态。

  针对城乡规划中的难点,王东洲提出,一要加强城乡规划监督工作力度,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工作力度,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如变电站、垃圾站、公交场站等基础性公共配套设施,与周边居住部分群众私权益发生矛盾时,“人大坚决支持政府违法必究”。

  二要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的长效机制和规划监督体系。如公共绿地的保护,要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如已划归紧急避难场所的,要迅速规划,水、电、气、食品和指挥部等必备的要素都要考虑到,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推动成都市城乡规划工作迈上新台阶。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杨傲多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