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他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努力做好代表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人大代表的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好职权,就必须先学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人大代表,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为此,在繁忙的工作和农事中,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特色理论,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知识,明确了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职责,增强了当好人民代表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定了做好代表工作的信心。同时,他还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学习、会议和代表活动,使自身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不断得到了提高。
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民主渠道。李峰代表经常说:“与群众交谈、接触,才能真切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为民鼓与呼,是人代大表的本职所在”。他口头上是这样说的,行动上也这样做 ,当上代表的李峰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在他的背后,不仅是中牟县六十多万人民,还有郑州市甚至全省的人民,深知自己是最基层的农民代表,农民的心声需要他来向上反映,因此心里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广大农民的期望!
“我是农民,我要说出农民的心声!”这就是李峰心里最简单也最实在的想法。
第一次参加省人大会时,李峰还没有经验,只提了两个建议。到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李峰很快就进入角色了。为了参加这次会议,他做了很多工作。为了准备当年的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更好地听取民意,李峰以社会调查的形式了解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农民的沟通,深入了解到农民对“三农”问题的看法、存在的问题及农村当前面临的困难,切身体验到了群众的生活。这让他收获了不少东西,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迫切性。李峰还总结出农民存在的问题,如“最怕政策多变”、“最盼科技下乡”、“最想改善生产条件”、“最忧看病难”等等,如果不是一颗为农民分忧的赤诚之心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哪里可能得出这些与农民贴心贴肺的结论呢?至今共提出建议20多条。
积极为社员办实事。合作社积极筹集资金60万元,为社员新打机井20眼,新修道路2000米,架变压器一台,铺设地埋电缆2800米;投资10万元改建办公室、质量安全检测室、农药管理室。成立了机防队,统一为社员进行病虫害防治。2010年为社员争取农投公司款60万元,新建了150座钢构大棚,有效解决了西春岗村3个村民小组350余户群众农业基础设施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服务大局,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近几年,中央、省、市、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致富提出了许多新举措,这又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李峰认识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高效不仅是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他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想取信于民,必须让农民真正地富起来。要让民富,首先必须自己富。于是他带头发展草莓反季节栽培,他首先从外地引进100棵种苗进行试种,当年一亩纯收入达5000多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经过十年的发展,已达到4000亩的种植规模,亩均纯收入超万元,其他村民也逐渐种起了草莓。
形势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变发展,作为人大代表,必须与时俱进。李峰同志表示,他将继续坚持以民为本,切实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做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