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区人大:充分发挥人大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011/6/23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重任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认真加以落实的重大的长期任务。管城回族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监督法的要求,结合区情实际,立足人大工作特点,积极认真地履行各项职能,注重在凝聚党心民心上,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积极促进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在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认真履职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求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大力支持。

  一、准确把握,切实加强资金的审查力度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区人大常委会在促进“一府两院”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清醒地认识到,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中心,制定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加强经济审查。我区人大常委会在一般审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部门、重点方面、重点项目。重点部门——综合部门,农业、教育、科技、社保等重点支出部门,资金收支量大的部门,预算外收入比较多的部门。其中,注重重点部门中“三个高于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即,目前与预算审查关系较为密切的法律和国家文件有明确要求的问题。如:农业法——农业投入;教育法——教育经费;科学技术进步法——科学技术经费。重点方面——收入是否合法、合规,支出是否合理、透明,收支是否平衡,收支是否不均;公用经费标准、项目资金安排是否合理;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部门安排的项目是否一致,资金安排是否到位;国家、省支持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到位;预算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治理;政府采购项目是否纳入政府采购中心治理等等。重点项目——收支数额较大的项目、重要项目和影响面大的项目。这些重点部门、重点方面、重点项目,区人大常委会在审查政府年初预算草案时,都会作为重点审查项目,保障政府资金适用的合法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发挥优势,切实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人大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监督机关,既是代表机关,又是民选为民的民意机关。我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这“四个机关”的优势,通过依法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变人大机关的优势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一)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优势。根据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适时讨论和决定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事项,既是把区委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实际行动,变成区人民政府贯彻执行的具体工作行为,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优势的集中体现。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了批准区人民政府向银行贷款的决定,切实改善民生、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适时作出了为加强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批准区人民政府调剂使用贷款资金的决定,进一步把握好人大工作与全区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提出富有前瞻性、建设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充分发挥监督机关的优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是要更加关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关注城市建设和管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为推进区委“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的落实和新商都的建设,区人大常委会县处级领导干部坚持对口联系乡镇、街道,联系中小企业和市区人大代表,分包重要工程建设项目,深入一线指导工作,体察实情,排忧解难。我们在落实年度工作要点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进行了部分调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金岱工业园区建设、全区招商引资和扩大税源完成税收任务的情况、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帮助企业再发展,以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居民群众就业、弱势群体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民生工作方面,把监督与支持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政府盘活经济建设一盘棋。

  (三)充分发挥代表机关的优势。人大代表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生活于群众之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对于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本区实际,强化代表工作,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集中培训,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日等,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到市内城区人大和外地兄弟人大就人大常委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进行专题调研和考察,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开阔了思路,扩大了发展视野、创新了发展路子、丰富了发展方法、提升了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充分发挥民意机关的优势。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民主渠道,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着天然优势,及时了解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当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及时关心和督促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区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检查我区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组成视察组对种粮补贴、新农合和农村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低保户救助、农村安全饮水、文化惠民政策等26项惠民政策在管城区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真视察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政府部门较好地改进了对中央[2007]一号文件宣传不到位,部分惠农资金未及时划拨到位和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偏少、报酬待遇低等存在问题。

  二是注重在保稳定上下功夫,组织了对公检法机关执法案件评查活动,对公检法机关近年来的执法案件作了评查,监督纠正存在的问题;认真搞好食品卫生法学习宣传活动。常委会领导同志主动参与区委开展的大接访活动,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待代表和群众的来信来访,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和谐发展。

  三、抓住重点,切实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必须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说,就是要着眼于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视察调研更加贴近发展实际。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区人大常委会更加注重视察和调研工作,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到工作的第一线市民群众中去听、去看、去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拿出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区委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今年以来,我们确定了事关经济增长、保障民生、促进稳定方面的多个专题调研议题,带着任务到实地、察实情、求实效,通过专题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区委决策和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决定全区发展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

  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注意落到实处。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抓代表意见建议的落实,把通过视察调研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开展监督和支持的有效抓手,除了认真抓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决议、决定落实外,我们把代表所提每条意见的最终解决程度作为重要标准,注重代表建议的落实率。在去年以来代表所提的179件建议中,我们认真筛选出10条代表建议作为重点建议,指定专人坚持监督办理,对办理结果开展回头看,并组织代表进行评估,推进政府改进工作。

  工作机制更加规范。人大常委会惟有创新机制,加强规范,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工作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创新上,以新的思维和观念实现人大工作的新突破。去年以来,我们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督促政府建立起重点项目的立、报、审、批、建等工作规范,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同时搞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从源头上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好关,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转变人大工作思路,切实提高会议质量、议事能力和审议水平,突出人大工作的社会效应,使人大工作与形势发展合拍、与经济建设合拍、与群众急需合拍,为我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有的作用。

 
  

来源:管城回族区人大 作者:牛延平 /编辑 胡凯林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