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与导读之二:五年来的工作经验

2011/10/27
 

坚持创新,务实发展,河南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本报记者  樊 霞

  报告摘要

  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河南的事情,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在探索发展路子上求提升。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发展作为首要责任、首要任务、首要工作,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持续探索提升“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上求实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始终着力民生着力民心,把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集中力量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动发展。

  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上求突破。

  解放思想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金钥匙,我省改革开放的每一次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不断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一定要坚持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在社会管理上求创新。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定要坚持科学运作,在务实发展上求作为。

  推进工作,贵在实干,贵在运作。必须遵循规律运作、结合实际运作、求实求效运作、依法依规运作,以务实重干推动河南发展。

  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在党的建设上求先行。

  党的建设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形成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回首过去,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瞻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征程任重道远,必须倍加努力。

  1

  科学发展之城镇化的带动效应

  新乡市农民盖房也能贷款。去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首次推出“新农村民居建设贷款”,用于农户建房或购房的专项贷款。

  新乡市率先在我省启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为发展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就业结构、住宅环境、公共服务、消费方式等城市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这种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事实上,“十一五”期间,河南城镇化发展跨上新台阶。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572平方公里增加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农业大省要发展成农业强省,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才是务实的选择。河南就要在这条道路上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李鸿昌

  2

  改善民生之农村低保跨出三大步

  2006年至今,河南低保发展历经建章立制阶段、提标扩面阶段、完善充实阶段,农村低保对象达到369.21万人,补助金从最初的0.368亿元到2010年的28.07亿元。政府在农村低保上的投入连年“提标扩面”,基本保障了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以“每年承诺为民办实事”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连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河南财政筹措用于民生工程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200亿元以上。

  当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时代话语,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向。

  ——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牛苏林

  3

  对外开放之两年利用省外资金近8千亿

  10月19日,河南(郑州)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首批入驻项目开工。该国际物流产业园是继富士康项目之后又一落户我省的重大项目,标志着我省招商引资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体制政策差异在缩小,综合优势在上升,比较优势越发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外形象不断改善,产业承接能力和对外商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我省也具备了接纳国际国内产业战略性、大规模转移的条件和能力。另外,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09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78亿美元,比前20年的总和还要多;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累计达7958多亿元,超过此前10年的总和;全省外贸进出口额完成520亿美元,约等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总和。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林宪斋

  4

  和谐社会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ZZIC,即郑州市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是郑州市委、市政府的网络新闻发言人。 ZZIC分别在市政府网站、大河网、中原网、商都网开设网络民意直通车,受理网民诉求,传播政府声音,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的成效。

  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舆论监督,提升执政能力,日益成为政府部门的创新之举。资料显示,从去年7月至2011年3月底,ZZIC共受理网络媒体反映事项8136件,办结回复7876件,办结回复率高达96.8%。

  像ZZIC一样,省内多家政府机关开办了微博、网站等,积极主动和人民群众沟通对话,及时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来自新浪网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团省委、省公安厅、省委省直工委、省政府法制办等政府部门以及官员微博总数接近5000个。

  加强对微博客等新兴媒体的运用,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时代重任。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  王 晨

  5

  务实发展之大旱之年夏粮丰收

  在去冬今春的4个月时间里,一场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产粮重镇”河南和山东大部分地区,此次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甚至已经超过了2010年时中原50年一遇大旱。然而,河南省克服了种种困难,今年夏粮再次夺得丰产和丰收,夏粮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各方分析认为,播种面积增加,科学技术指导,以及采取了有力措施和政策是河南夏粮丰收的主要因素。专家认为,务实的作风,科学的运作,不仅保证了良好的效果,夏粮再获丰收,也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实际上,2010年6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人民日报》发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引起强烈反响之后,河南省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狠抓具体、狠抓落实,务实发展成了河南的主旋律。

  对当今河南来说,坚持务实发展,就是准确把握省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趋势,尊重民众意愿,注重求实求效,一切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喻新安

  6

  党的建设之多地开展干部问责活动

  今年7月15日以来,河南漯河市郾城区积极开展“双提升”活动。通过专门治理“庸、懒、散、软”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行为,以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加强党的队伍建设。

  商丘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提质、提速、提效”活动,让公职人员“听到老百姓的埋怨、指责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郑州市委规定“十个不允许”,要求各级干部主动“下访”。

  其实,河南多地开展的干部问责活动,是全省加强党的队伍建设活动的一部分。

  省八次党代会以来,河南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省情的新变化,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此,河南省确定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坚持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加快领导方式的转变;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我们各级党组织,党要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地增强党的创造力、应急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牛安生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