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辐射力
——访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

2012/2/6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郑州都市区规划中‘六城十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说,“2011年,综保区(航空港区)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克难攻坚,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张延明说,2012年,是加快航空城建设的关键之年,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将不负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厚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士气,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保持和发扬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紧紧围绕建设“大都市、大枢纽、大口岸、大物流、大基地、大产业”这一目标,加快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示范区。按照“一城五区”的规划布局,大力实施“五化战略”,做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富士康项目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建成手机整机生产线98条,年手机生产能力突破 1亿部,出口创汇突破200亿美元,入住员工20万人,建成全球手机最大生产基地之一,以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促进综保区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二是机场二期扩建。计划投资约160亿元,新征土地10640亩,建设国内大型航空枢纽。三是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和提升功能,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口岸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四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在南区规划26平方公里,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居住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新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入驻企业超过800家,吸引各类专业人才超过50000名,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五是全域城市化建设。加快合村并城步伐,计划利用3~5年时间,将全区42个行政村改造为16个城市社区,2012年规划建设3个村民集中安置区试点项目。六是航空物流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基地航空公司,拓展国际国内航线,2012年加密郑州——欧洲航班、开通郑州——美国航班,加快区域性货运集散中心和物流公司建设。七是招商引资工作。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高层次招商,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八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好重点区域设计方案征集,加快综保区道路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九是强基富民帮扶活动。办好民生十件实事,完善富士康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十是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素能、转变作风,坚持高标干事、激情奉献,狠抓工作落实、绩效考核,注重团结协作、廉洁从政。

 
  

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王文霞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