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市防震减灾情况

2012/4/16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一行在碧沙岗应急避险指挥中心调研

  郑州人大网4月16日讯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到市地震局调研我市防震减灾情况。

调研组一行在市地震局监测中心实地察看

调研组一行在市地震局座谈了解我市防震减灾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在碧沙岗公园实地察看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立情况

       目前,我市基本建成了以基岩地震记录、深井地震记录和强震地震记录的综合地震监测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宏观、微观相结合,遍布全市城乡各地的地震监测体系。地震观测项目由原来单一观测水位、动物,扩大为具有测震、断层气、水温、气象等手段的综合观测项目。全市共有26个以动物为主的宏观测报站;尖山地震台、航海地震台和惠济地震台三个地震台。去年县(市)、区完成了26个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及规划工作,现全市已建成了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上街区铝城公园等10余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我市碧沙岗公园设立的应急避难场所标示

   据介绍,市地震局为落实《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的要求,将郑州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纳入政府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对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按照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相关行业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2011年共审批建设工程项目279项,同比增加了73.7%。

   “已建成的建设工程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要再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市地震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依法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着力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安全公共服务;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的建设和管理,提升监测预报水平;继续加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建设。

  代表们一行还到市地震局审批大厅、市减灾中心、航海地震台、碧沙岗应急避难场所,实地查看我市防震减灾情况。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胡凯林 牛章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