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网6月6日讯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视察我市城市防汛工作。据悉,今年汛期,我市将在金水路立交、二环支路积水点等13个积水点安排13辆移动泵车,以防雨季积水及时有效处理。

新型移动泵车进行排水演练
代表们一行先后到紫荆山路与东大街、北三环中州大道、开元路等处,实地察看了唐子巷早期人防工程、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和移动泵车演练,详细了解城市排水明沟及管涵建设情况,直管公房、危旧房屋防汛防范情况,市内积水点改造情况和地下空间及地铁口防汛情况。
今年,我市立足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在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上下功夫,进一步细化完善各类预案,组建13支防汛队伍,对城区所有雨水管涵全部疏挖清理。目前,我市正组织力量对积水点周边、排水设施不完善路段等重点区域进行疏挖。至6月底,预计将完成管涵疏挖1500千米,雨水检查井、收水井疏挖7万座次。
“城区每一个可能出现积水区域,要有一名干部负责,雨情发生时,30分钟内到达现场。”城市防汛工作小组负责人介绍,积水点负责干部要疏导过往行人、指挥排水,并每20分钟上报积水情况。对于防汛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有令不行、贻误工作等现象,要通报批评,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进行处置。
人大代表建议,城市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单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准备;要对各种设施、厂矿企业、居民区等重点部分认真排查,防患于未然;市政设施要有长远规划,树立重地上更地下的理念,重视地下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逐步形成郑州地下设施网络,从根本上杜绝防汛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