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上保证保障房项目基础配套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关于体系
突出公租房,确保廉租房,淡化经适房,加快棚改房
经济适用房从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存在巨大的牟利和寻租空间,备受争议。在郑州市,经适房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公租房已经成为保障房体系的“领衔主演”。
王万鹏介绍说,郑州市保障房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突出公租房,确保廉租房,淡化经适房,加快棚改房”,在暂停新的经适房项目选址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建设多种户型的公租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住房难的问题。
关于土地
竞拍时除了比价格,还要比保障房的配建比例
土地是保障房建设的第一道保障,供应是否充足呢?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维德回答说,郑州市在实施土地招拍挂时,除了设立地价合理区间和保障房配建比例之外,当宗地价格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竞拍土地价格,转而竞拍保障性住房的配建比例,谁的配建比高,谁就能拍得土地。这种做法,既有效遏制了新地王的产生,同时也解决了保障性住房偏远的问题。
提前谋划明年用地规划。在保证2012年用地的基础上,提前规划2013年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实施提前选址,上报用地批次,申请建设计划。目前国土资源部已批回了用于明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城市批次土地共69公顷,再加上其他存量土地,明年的用地基本能够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
关于资金
三级财政加政府融资,基本保障建设资金
郑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刘锐介绍了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筹措情况,他说,郑州市已经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设的比例从10%提高到15%,同时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全部用于保障房建设。此外,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的转移支付资金,积极争取国开行发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
今年,预计市财政全年共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297865万元,预计占全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578.1亿元的5.07%。按资金来源渠道划分,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66965万元,省补助资金18411万元,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51891万元,政府融资160598万元,保障房建设资金基本可以保障。
郑州市目前逐步探索了九种建设模式,包括:
1.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土地采取有偿出让,将套型结构、建设标准、租金水平、提高配套商业房建设比例等作为前置条件,招标选择开发企业投资建设公租房并持有经营。
2.支持大中型企业利用符合规划的自有土地或由政府提供划拨土地建设公租房并纳入政府统一管理。
3.对原有的厂房或住房项目实施改造,纳入政府统一管理。
4.通过合村并城将除村民自住安置住房外剩余房源按照村民投资入股的形式,交由政府统一管理运营,或由村集体成立公租房运营公司组织经营。
5.对小型企业等用工相对较少的单位,由产业园区、新的城市组团辖区政府筹资建设,市财政给予补贴。
6.商品房和经适房项目中分别配建10%、20%的公租房,每年都能增加6000多套保障房。
7.政府投资建设或给予贴息补助,利用符合“六线”规划的土地,建设公租房解决公交、环卫职工住房难。
8.城中村改造后,由村集体持有经营且只租不售,并纳入政府统一管理。
9.在轨道交通沿线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区域,建设以公租房为主的大型复合型社区。
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建设(含在建)公租房6.23万套,租赁筹集公租房2269套,已实现入住近12万人。
关于位置
从今年起,在交通干线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区域建公租房
很多市民反映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位置偏远,生活和工作都很不方便。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高峰回答说,首先规划部门会严把规划关,保证项目所涉及的土地、道路、交通、消防、人防、中小学、幼儿园、水、电、气、暖等基础配套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同时配套。同时老城区现有工厂、仓储、物流单位的用地,只要符合城市规划,支持上述单位通过对自有土地的用途改变建设保障房项目,这些地块位置普遍较好,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
对于周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保障房项目选址,规划部门要求在项目选址和控规编制阶段由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作出承诺,保证将道路等基础设施列入当年的城建计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
另外,从今年开始,将规划的17条轨道交通线、BRT沿线、快速路沿线以及其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区域,启动大型复合型社区用地储备工作,拟建设包括公租房和限价商品房、普通商品房的大型复合型社区,来满足郑州市保障房建设的需要,大型保障房社区更利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也让公租房的用户生活和工作都更加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