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网12月20日讯 岁末年终,我市为民办理“十大实事”落实情况如何?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就我市“十大实事”城建环保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今年,我市“十大实事”共60项任务,投入资金57.72亿元,其中城建环保建设项目18个,目前,已完成15项,按计划12月底前完成1项。


视察组先后来到市环保监测中心站、五龙口南路道路工程现场、建文新世界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和纬四路10号院,就PM2.5监测运行情况、中心城区支线打通及路网建设情况、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情况和新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十大实事”关注民生,对全市老旧住宅小区和物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基本物业管理条件及零星分布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改造,政府承诺“逐步做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实现无主管楼院帮扶和业主委员会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改造完成563个,占全年506个老旧小区任务数的111%,其中金水区381个,二七区100个,管城区78个,惠济区4个。备受市民关注的“加快公共停车场开发建设”项目中,我市计划新增停车泊位5万个,截至目前,全市停车场已完工项目334处,共建泊位61680个,其中公共停车场252处、26077个泊位,住宅配建停车场82处、35603个泊位,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市环保监测中心站

建文新世界机械式立体停车场
“十大实事”为民承诺,要“继续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打通支线路网20条15公里以上”。年初确定完成的金桥路、电厂路、五龙口南路、齐礼阎东街、峨眉路、湖西路、南屏路、汉江路、郑大南路、嵩岳路、端午路、南湾路、花溪路、郑航南路、中秋路、木马东街、青年路、建业路、体育路,等20条支线道路,目前已全部具备通车条件。
“十大实事”中涉及环保工作的有4项:PM2.5监测、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我市是第一批今年年底前公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之一,12月18日,我市正式向社会发布了PM2.5监测数据。同时,我市完成了城区18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拆改、10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升级改造和脱硫治理、30家规模以上餐饮单位油烟治理等任务。生态创建工作中,7个省级生态乡镇和46个省级生态村已通过现场验收。我市共47个项目列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计划,目前,全部完工并通过市级工程验收和省级抽验工作。
白红战在听取汇报后表示,全市各级政府对“十大实事”高度重视、尽职尽责,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实施强度,加强管理,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民群众对“十大实事”办理情况比较满意,尤其是对于百姓关心的“停车难、走路难、就医难、入园难、如厕难”等问题有了明显缓解;各级人大对此进行了依法监督,依法履职,尽到了人大工作的职责。
对于明年办理“十大实事”的工作,白红战要求,全市各级有关部门要以十八大精神为引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要把好事办好,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真正做到改善民生;要把实事办实,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加强已经办好的实事的后期管理,要奖罚分明,明确目标,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奖惩办法,激励后进。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十大实事”办的更好更实,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建慧表示,今后市政府将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真正把市民关心、亟待解决的事情纳入实事范围;不断提高实事的落实质量,将目标精细化;不断强化实事的后期管理,充分发挥好实事的作用;不断优化实事的现实性和长远性,真正将“十大实事”落实到位。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秘书长范强参加视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建慧陪同视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