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郑州人大宣传信息工作频传佳音

2007/1/8
 

  郑州人大网1月8日讯:2007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2007年,也是人大工作任重道远,开拓进取的一年。新年伊始,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我市人大宣传信息工作频传喜讯。
  ——2006年12月30日,《人民代表报》刊发了郝建生主任撰写的《监督法: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起点》。2007年1月4日,又刊发了冯乐撰写的《郑州人大废止和修改有关制度》,反映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法〉的决定》和对照监督法修订有关工作制度的情况,表明郑州市为监督法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监督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由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源刊的高端期刊《科学决策》,2006年第12期刊发了柴清玉副秘书长撰写的《守住城市的个性》,受到关注。
  ——2007年1月4日,《法制日报》一版头题刊发张胜利、丁明玉、张玉华采写的《郑州立法加强对公职人员行为监督,新闻单位首次成为法定监督主体》介绍了1月1日实施的《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对条例给予高度评价,展示了我市地方立法的新成果。
  ——2006年12月29日至31日,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新华网等刊发了我市制定《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守则》的消息,并刊发评论称这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对于督促、保障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务、发挥作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7年1月5日,《人民法院报》刊发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共同评出的“2006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郑州市“看病难、看病贵代表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未获通过名列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介绍,当选的十大宪法事例具有影响性、学理性和典型性,都在2006年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典型地代表了当前我国宪法建设的基本特性和成果。
  佳音频传,给从事人大宣传信息的同志很大鼓励,他们决心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更好地为常委会行使职权服务,更好地宣传我市民主法治和人大工作的成果,为树立郑州和郑州人大的良好形象贡献力量。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