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区以网格信访推进基层信访工作

2014/6/7
 

  金水区在近几年的信访工作中,着眼最基层,将信访工作融入到网格化管理模式中,创出了网格信访的新路子。

  2012年以来,金水区在郑州市率先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天君同志亲自指导下,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先行先试,取得显著的工作效果。金水区随即在全区十七个街道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区共建立了966个网络,构建起以“一级平台、三级网格”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服务与管理无缝隙链接到街道、社区、居民楼院。正是依托这一模式,以“依靠群众、着力基层、强化服务、提升效率”为主要特征的金水区网格信访也逐渐成型。

  群众来访、来电或网上投诉由信访部门政府接待后依法依规处理,这是长期以来信访工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政府始于被动应付状态。网格信访,则是政府转换角色,由原来的管理者、接待者,向社区、居民楼院的服务者、参与者转变,把政府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向最基层倾斜。金水区成立社区工作队分配到全区各个网格内,各区直职能部门抽调三分之一人员,分包到各个网格,实行人员轮换制。街道办事处则将人员向网格充实,网格长配备工作日记本和智能手机。同时,明确驻网格内的区职能部门人员、办事处工作人员对网格实行一包到底,责任共担。

  网格信访突出服务。网格的管理和服务,融于居民群众一点一滴的小事,无论是邻里纠纷、安全隐患、治安事件、食品卫生,还是民政救助、困难帮扶,都由网格统管,各个网格内配备了流动人口协管员、劳动保障协管员、计划生育协管员、社区民调员、驻社区律师等多种力量,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群众提供好日常的各项服务。此外,针对在网格内出现的需要区及区以上职能部门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或者出现较重大的不稳定隐患,网格长还被赋予“信息专报权”和“信访代理权”。即网格长在发生有重大不稳定隐患时,可在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报告的同时直接向区分包领导报告,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达信息、采取措施;而对于群众有上访意愿时,网格长可以代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也可以带领当事群众代表到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同时,要求网格长或驻网格内工作人员及时跟进处理进展,随时向群众通报,直到问题得到依法处理。如某小区业主因反映停车位收费过高问题,准备采取堵大门、集体上访等形式反映,网格长获知信息后,先由区房管局、物价局驻网格队员向业主解释政策,然后带领业主代表前往市房管局咨询,并多次召开由物业公司、小区开发商和业主代表参加协调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网格信访要“大小协同”,共同推进。信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多系统共同参与,需要有统筹协调、互相配合、上下互动、部门联动。金水区在网格信访工作中,将区、街道、网格三级信访工作力量统筹使用。在区级,金水区设立了面积近600平方米的群众信访服务中心联合接待大厅,区职能部门根据群众各时期的信访热点轮流驻厅联合接访,律师、公安、法院、检察院常年驻厅接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信访服务;街道设立了群众工作站,在社区成立了群众工作室,将街道办事处信访工作体系尽可能向基层延伸。而在网格,下沉到网格内的区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与社区民调员、公安片警、巡防队员等,则通过日常工作去发现各类不稳定的苗头隐患,及时介入处理,从而实现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的目标。

  网格信访要依靠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群众,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掘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智慧和能量,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供好服务。金水区发挥网格内居民(如离退休干部、志愿者、楼栋长等)的作用,由居民担任网格五员(即楼院物业管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工作联建指导员、志愿服务协调员和社区事务监督员),参与网格内日常事务。如在处理某小区发生煤气事故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事件中,网格五员与下沉网格的区职部门人员、社区民调员、驻社区律师等相互配合,积极引导群众保持理性态度,采取正常渠道反映诉求,最终顺利化解了这一重大隐患。

  金水区委书记郑灏东说:网格信访就是从制度上促使干部将履责的过程变为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通过行政资源、政府管理、服务群众三方面的延伸,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社会服务“零距离”、居民诉求“全响应”三大要求。

  “有问题、有困难,政府就在俺身边,有纠纷、有矛盾,找民调、找律师就能调解,再也不用一趟趟地跑了!”这就是辖区群众对网格信访的评价。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王丽 单丽霞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