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强率法制代表专业组及部分法律咨询委员会专家到新郑就加快《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立法工作进行调研。新郑市常务副市长彭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德成陪同调研。
郑韩故城遗址位于新郑市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是东周时期郑国和韩国都城遗址及其附属的各类遗址和墓葬。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扶持保护的36处大遗址之一,也是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其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在东周列国城中绝无仅有,也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城墙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早前在该城东城区内已发现了春秋墓葬3000余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随着新郑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建设和市民活动对郑韩故城遗址产生了多种影响和冲击,甚至形成对遗址的损毁和破坏。为了明确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遗址原貌,2014年初,在郑州市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将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纳入立法计划。
范强一行先后到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国车马坑、暴庄韩王陵等地进行察看,实地了解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情况。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范强对新郑市文物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工作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立法工作。 |